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偏方大全 >> 中医方剂 >> 正文  

中医辨治干燥综合征的经验秘方

,口干鼻干,疲乏无力,焦虑烦躁,失眠多梦,肌肤毛发枯燥,舌嫩红少津,苔少,脉细。治以滋阴润燥,养血安神,方用地梅四物汤合黄连阿胶汤。心中惊悸不安者,加生龙齿(先煎)、琥珀粉(分冲);心悸胸闷胸痛者,加丹参、瓜蒌、醋延胡索;心悸气短者,加太子参、莲子肉。

  肝肾阴虚 临床表现为眩晕耳鸣,口干目涩,视物模糊,腰膝酸软,形体瘦削,烦热盗汗,少寐多梦,舌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本证多见于50岁以上女性或干燥综合征病情较重者。治以滋补肝肾,养阴生津,方用明目地黄丸合大补阴丸。

  气血瘀阻 临床表现为口干咽燥,眼干目涩,皮肤枯糙,肌肤甲错,可见结节红斑、皮疹,腮腺肿大,四肢关节疼痛或活动不利,舌质暗,少津或有瘀点,脉细涩。本证多见于病情较重者。治以益气活血,化痰祛瘀,方用大黄虫丸加减。周身酸楚疼痛者,加忍冬藤、伸筋草、地龙;肩臂疼痛者,加威灵仙、片姜黄、赤白芍;肌肉酸楚疼痛者,加炒桑枝、地龙、络石藤、丹参等;筋脉 动者,加赤芍、炙龟板(先煎)、生牡蛎(先煎)。

  阴虚燥热 临床表现为眼干目涩,口咽干燥,面部炙热,唇红口干,易于破溃,舌干无津、无苔,舌质殷红,脉细小而数。治以清热凉血,养阴润燥,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减。

  用药注意事项

  1.治疗要重视本病的双重性与复杂性,在生津增液、滋阴润燥的同时,要结合患者的客观情况,佐以疏风通络、活血化瘀、健脾和胃、祛风化痰等药物,时时顾护胃气。因滋阴之品,多重浊黏腻,多用、久用,不无滋腻碍脾之虞。

  2.滋阴药当属改善病情的首要药物。但中医素有津液不得濡润,因虚生燥,因燥生滞、生瘀之说,故滋阴生津的同时,亦应注重化滞、散瘀、祛除标实的一面。可使瘀去血活,气机调畅,津液畅达。

  3.活血化瘀之味,亦当用甘寒或苦微寒、辛苦温之丹参、莪术、赤芍、丹皮、丝瓜络等。若用温热之当归、川芎、红花、鸡血藤等之类,其用量宜小,以免阴液未复而再损伤。大苦大寒之品,如非实热,宜慎用、少用,以苦能化燥之故。

  燥证,最重补血通络活血,以通为补,是针对腺体闭塞而设立。此种闭塞基本病理病变为炎症增生,治以解毒化瘀。常重用白花蛇舌草、肿节风、忍冬藤、鸡血藤;瘀久必有热毒,应用些苦寒清瘀毒之药如黄连、栀子、黄柏、知母、板蓝根。

  4.风药宜用甘辛平、甘辛寒或辛苦平、辛苦微温之品,此为风药中之润剂,既无伤阴之弊,又符合“辛以润之”的经旨。如丝瓜络、忍冬藤、络石藤、豨莶草、桑枝、海桐皮、防风、青风藤、海风藤、天仙藤、伸筋草等,均有疏经活络、宣痹止痛之功。

  5.本病到了后期,多阴损及阳,形成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正气不足之证。当此之时,治宜益气养阴,阴阳并调,大补气血,扶正祛邪。若筋脉失荣,精亏髓空,骨、关节变形者,则养血荣筋,填精益髓,温阳壮督,甚至虫蚁搜剔等法均可用之。总之,治疗方法要灵活达变,不可拘泥。

  6.在治疗过程中,食物疗法的效果不容忽视。可嘱患者常服百合、莲子、银耳、枸杞子,百合粥、鲜藕罗卜汤、菊花茶、决明子代茶等。

(责任编辑:张蔚蔚)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偏方:

  • 下一个偏方:
  • 相关文章
    中老年牙齿易过敏 用中医偏方帮你治疗
    夏天上火易便秘 中医推荐几种食疗偏方
    中医治疗脱发 十大偏方帮你缓解
    夏季巧用苹果醋汁 中医帮你赶走头屑烦
    脚出汗 用中医日常治疗的方法有哪些?
    偏头痛 中医力推按摩头部有助缓解
    原癌基因人人有 中医推荐六种防癌秘方
    炎夏常见血热 中医四招妙方帮你凉血
    四款遗精疗法 中医推荐的小偏方
    南瓜瓤红糖 中医力推女人增乳佳品
    女人不孕症 中医推荐饮食偏方
    中医师阐述 治疗胃病有神药
    内分泌失调危害大 中医六招帮你调节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