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时气所得,然所感者,皆由恶毒异气所成。”艾滋病为疫病之一,HIV即为异气之一。因属湿邪致病特点的异气,所以称异湿。
异湿是湿邪之一 对于湿邪而言,六淫之湿邪致病者称外湿。脏腑功能失调产生湿邪致病者称内湿。具有“皆相染易”的湿邪致病者称异湿,顺理成章,一目了然地反映出艾滋病的中医病邪性质。
提出“异湿”理论的重要意义
提出异湿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可以避免见到传染病就清热解毒的不良习惯,可指导艾滋病的临床用药。
二是可以解读艾滋病的病理演变过程。异湿为艾滋病的始动因素,可直接导致湿热、湿痰、湿瘀等新的病理产物。“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异湿久踞,会造成脏腑、阴阳、气血的不足。复杂的证侯可直接或间接由于异湿“因加而发”。湿热、湿痰、湿瘀、阴阳气血亏虚,不仅是异湿的病理产物,又是艾滋病的重要病机,也是从属于异湿的新致病因素,但并不影响异湿的盛馁对艾滋病发生、发展、转归的过程起决定作用。
三是传承并发展了中医异气理论和湿邪致病理论。
异湿命名,既是湿邪致病理论与疫病理论的有机结合,也是中医异气理论原创思维与西医传染病理论的有机结合,总之,是纯正的“原汁”与“新味”的有机结合。
(责任编辑:张蔚蔚)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