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偏方大全 >> 肿瘤疾病 >> 直肠癌 >> 正文  

解读直肠癌手术疗法及直肠癌的手术治疗进展

术。

  (8)对癌肿局部浸润已穿透肠壁,活动性差,经分离后虽尚能切除但对局部切除彻底性可疑,估计局部复发可能性极大,而肿瘤切除后提肛肌又尚完整无损伤病例。可适做Hirtmann术。局部以银夹作标记。术后加做辅助放疗。2年后盆腔CT扫描未见复发。且无远处转移征象病人有恢复肠道连续意愿者。可再次剖腹探查,确证无复发后重行吻合。

  (9)对肿瘤局部尚能切除,但已有远处转移,如远处转移为孤立灶,则可争取一期切除原发灶与孤立灶。如远处转移为肝内多发灶,则可做姑息性原发肿瘤切除,肝动脉内埋泵,备术后化疗用。

  (10)肿瘤位于腹膜反折下,并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低恶性、增生型,肿瘤直径<3cm者,可做经肛门或经骶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

  (11)对某些高龄、体弱,伴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无法耐受。经腹手术的低位直肠癌,如肿瘤尚局限于肠壁,其直径<3cm者,可经肛门或骶做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手术前后加做放化疗及中药。

  (12)如临床检查或直肠肿瘤活动度降低或固定,盆腔CT提示肿瘤已浸润至肠外邻近血管或结构而无远处转移的病例,均应先行术前放疗、插管介入区域化疗、对证中药,肿瘤缩小可再行确定性手术。

  (13)肿瘤局部固定,广泛浸润或冰冻盆腔,伴或不伴远处转移或腹腔广泛播散者,则仅可做横结肠造口以解除梗阻或预防梗阻。

  2、低位直肠癌的治疗进展

  我国直肠癌特点之一是以低位即位于肛缘7cm以内,腹膜反折以下的癌肿多见,约占直肠癌的70%~75%。保肛手术已成为低位直肠癌的首选术式,长期以来,对癌肿手术的要求是根治和长期生存,腹会膜直肠切除作为直肠癌外科治疗的“黄金标准手术”已是众所公认。自20世纪70年代起,人们逐渐重视术后的生活质量。原来直肠癌的经典手术是腹会阴切除术首先受到冲击,当人们认识到Miles提示的直肠有向上、中、下3个淋巴引流方向的理论存在某些错误,腹膜反折上直肠只有向上淋巴引流,并无向侧方和向下引流,腹膜反折下的直肠主要淋巴引流方向也是向上,同时可有向侧方淋巴引流。但无向下淋巴引流。唯有肛管的淋巴引流,既有向上、向侧方、又有向下方引流,再则,Coligher提出直肠位于骶骨凹上呈弧形,当充分游离直肠后可有3~5cm的延伸。此外,大量研究证明直肠癌逆行扩散是罕见的。因此,肿瘤远端切除2cm以上正常肠管已经足够,从而推翻以往认为肿瘤远端切除必须切除5cm正常肠管的原则。

  3、直肠癌术后复发再手术探讨

  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率受诸多因素影响,一般在4%~51%,复发时间大多在2年以内。局部复发后再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对各种治疗的疗效各家报道不一,仍有争议。目前达成共识有如下几个方面:(1)二次手术须慎重考虑,肝转移如较局限,再次手术切除可获得25%~30%的5年生存率。会阴及盆腔局部复发,可根据情况采用全盆腔切除术,可改善症状,缓解疼痛,适当延长生命,但毕竟是一种姑息性手术,而且手术很大,并发症多,术后又常增加一个尿道造口,对施行这种手术应持慎重态度。(2)直肠癌术后中药后续治疗防止复发,直肠癌术后无法确定是否会复发,若做化疗、放疗可能会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得到的疗效与副作用相比,似乎有些得不偿失,可以发挥中药治未病的优势,中药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中药与西药治病机理不同,西药是直接杀伤癌细胞,中药是通过提高自身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在中国,直肠癌手术,术后中药后续治疗应用十分广泛。

  近些年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直肠癌在早期即有癌细胞播散,手术时常已存在多起微小转移灶。中期有25%,晚期有50%最终死于全身癌播散。所以对手术患者术后采用中药治疗,经大量临床研究证明可提高3年生存率大约20%,5年生存率10%左右。能显著减少局部复发。



上一篇:直肠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直肠癌的早期信号很重要!
下一篇: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偏方:

  • 下一个偏方:
  • 相关文章
    中医解读:藿香正气的作用都有哪些?
    中医解读小儿肺热要这样清除?
    中医专家解读大蒜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解读如何改善秋季情绪低落症状
    中医解读肝胆相照的内涵是什么
    48岁罗京凌晨去世      解读夺命淋巴癌
    专家为你透析关于直肠癌症状表现如何
    直肠癌专题 直肠癌症状与危害 肛肠腋臭
    陈书长 赵林 直肠癌早期症状
    请问这是直肠癌症状吗 
    直肠癌症状 直肠癌有哪些临床表现 平价
    直肠癌症状概述
    直肠癌化疗方案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