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治疗 (一)治疗注意要点恰当的治疗方法不仅以皮肤癌的组织学类型为基础。还要根据解剖学部位。患者年龄。性别。一般健康状况。在解剖学部位上应注意是否某些部位手术后易复发。某些部位能达到治疗计划的预期效果。如眼眶周围。鼻周围。耳周围是复发率很高的区域。因此必须选择治愈率更高的疗法。外科切除术施行前应想到解剖部位的伤口美容外观。切除后的皮肤功能。如面部凸起部位:鼻。唇。面颊。额。耳轮处手术愈合。瘢痕紧缩。令人难以接受。面部凸起部位和损伤功能部位应做好皮瓣。皮肤移植等项准备。
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一般健康情况。如有凝血障碍或接受抗凝血治疗时。必须采用不出血的方法治疗。冷冻治疗。C02激光。放射治疗均可应用。年老体弱。女性患者过长时期的放射治疗。有时耐受不了。可以选用刮除术和电干燥法。也可应用外科全切除术。
(二)药物治疗
1.局部治疗:主要是局部外涂。局部敷贴及局部注射。早年用0.5%秋水仙胺软膏做肿瘤局部外涂。效果较好。近年用5-Fu软膏和博莱霉素软膏。同样取得较好的效果。
(1)博莱霉素:一般用0.1%或2%的软膏。每日涂1~2次。一般无副作用。软膏可以在室温下保存6个月其效价不降低。
(2)氟尿嘧啶:一般临床用0.5%的软膏。每日涂l~2次。对表浅的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的原位癌。疗效甚好。
2.全身治疗
(1)适应症:对在原有疤痕基础上发生的鳞形细胞癌。皮肤与粘膜交界处的鳞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以及发生区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者需用全身化疗。
(2)BLM对向外增殖型的鳞癌效果较好。给药方法为10mg肌肉或静脉注射。每周二次。300~400mg为一疗程。
(3)PEP(匹莱霉素):不但对原发灶敏感对淋巴结转移病例也取得30%左右的有效率。用法:一次5mg。每周6次肌肉注射。停药l天。重复5~7次。
(4)DDP和ADM联合应用:化疗方法为DDP75mg/m2静脉滴注。配合水化。即大量输液并给利尿剂。ADM50mg+注射用水40ml在5分钟内注入。间歇3周。所有病人都接受足够的化疗。化疗过程中缓解率为87%。
(三)刮除治疗皮肤科学家一般用刮除术和电干燥法治疗基底细胞癌。浅表性鳞癌。是利用肿瘤与其周围正常肤色的界线进行。用刮匙刮除。术前应注意刮匙大小要适宜。一般较新生物稍大即可。术时稍向下用力。以免滑脱。在常规消毒后。用1%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溶液注射在基底细胞癌或鳞癌的基底部。使其明显隆起。选好合适的刮匙。一般用3~4mm大小的刮匙将癌灶挖出后。用l~2mm直径。边缘比较锐利的小刮匙搔刮肿瘤床的四周及其基底。以刮除伸向周围基底正常组织内的残留癌。有时因正常的真皮组织较为坚实。刮除中可以听到微微的砂砾般响声。而肿瘤松脆则无声。搔刮后用电灼器烧灼肿瘤床的四周及基底。然后再用刮匙刮去烧焦的组织。伤口涂以抗生素油膏。其优点是可获得一个光滑而仅有少量色素沉着的美观伤口。缺点是没有切缘的病理检查结果。无法了解切缘有无癌残留。因此对此法应该慎用。
(四)化学外科此法由美国医生Mohs首创。用氯化锌糊剂固定癌肿以后。将其水平方向削下送病理检查。一直至基底切缘无癌为止。但如今已省略了用氯化锌糊剂固定组织这一步骤。直接水平方向切削新鲜组织。并连续送病理检查。直至基底切缘无癌肿为止。此法适用于病灶范围较大的。边界不清的以及经治疗后复发的病例。
(五)冷冻治疗适于作刮除术的皮肤癌亦适于作冷冻治疗。特别是一些富于纤维成分不利于刮除术的病例;经刮除术及放射治疗后复发的病例更适于冷冻治疗。但病变必须仅限于皮肤者。侵及其他组织器官者就不适于冷冻治疗。治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