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网:刚刚说了很多癌症的预防和症状表现方面的知识,大家可能会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了,可是我知道,癌症最重要的方面是诊断治疗,您作为从事研究癌症多年的专家,能不能告诉我们癌症在诊断上有什么注意的?
王振国:我们在临床上提倡“三早”原则,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其中早期诊断是关键,即在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前或在癌症发生浸润前得以确诊,从而得到及时治疗,进而改善预后达到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的目的。为了对常见肿瘤如肺癌、大肠癌、乳腺癌、宫颈癌及肝癌等作到早期诊断,进行一些相关检查十分必要,有助于提高早期诊断率。
一、肿瘤标志物的检查
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组织或细胞所产生的抗原和生物活性物质,在正常组织或良性疾病中几乎不产生,因此临床常用于肿瘤诊断,且经济而实用。临床中常用的特异性较高的标志物有:
1.癌胚抗原(简称CEA):是一个广泛的肿瘤标志物,它可在多种肿瘤中表达,主要用于大肠癌、乳腺癌及肺癌等的临床辅助诊断,其上限值为2.5μg/L持续五周有诊断意义。
2.甲胎蛋白(简称AFP):主要用于肝癌的早期诊断,一般认为血清AFP值超过500μg/L持续四周或在200~500μg/L持续五周有诊断意义。
3.CA153:主要是乳腺癌的标志,正常人血清上限值为30u/ml。
4.CA199:是诊断胰腺癌较好的标志,其上限值为3万u/l。
5.CA125:其上限值为35u/ml,可用于卵巢癌的诊断。
6.前列腺特异抗原(简称PSA):诊断前列腺癌有较高的特异性,其上限值为2.5mg/L。
7.组织多肽抗原(简称TPA):是一个增殖分化标志,主要在消化道肿瘤、乳腺癌、泌尿系肿瘤及呼吸道肿瘤中升高,敏感性较高。血清中TPA的上限值为185u/L。
二、健康体检
凡疾病都有其早期表现,有的虽不明显,但若加强健康意识,亦可早期发现,从而做到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1.胸部X线检查:40岁以上者(尤男性吸烟者)每年一次。
2.直肠指检:40岁前每3年一次,40岁以后每年一次。
3.大便潜血实验:50岁以上者每年一次。
4.乳腺X线摄影:40岁以前妇女应有一次基础摄影,50岁以后每年一次。
5.乳腺体检:40岁以前妇女3年一次,40岁以后每年一次。
6.乳腺自我检查:每月一次。
7.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20岁以上已婚妇女或有性行为的女性,每年一次,2次阴性后一年一次。
另外,一些癌前病变如宫颈糜烂、囊性乳腺病、黏膜白斑,多发性家族性结肠息肉症,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色素性干皮病等,因有可能癌变,需重点观察,积极诊治,以防发展为“癌”。
39健康网:目前,癌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癌症也一直被称为不治之症,但是也会有一些癌症特效药的报道,请问对于一个癌症患者来说,选择怎样治疗才是科学的呢?
王振国:传统医学模式治疗癌症有一定的弊端,医生容易采用“单打一”的治疗方案,往往是偏重药物治疗,轻视心理治疗;偏重局部用药,轻视整体用药;偏重西医药,轻视中医药;偏重病灶治疗,轻视生存质量;偏重院内医疗,轻视院外康复;偏重药疗,轻视食疗。用这些陈旧的方法治疗癌病,毫无创新意识和突破性进展,因而影响了治疗效果。
我提倡的疗法是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办法,把中医、西医、心理、饮食都结合起来。国外的晚期癌症患者很可怜,因为没有中医手段;而我国有中医中药的宝贵遗产,这不仅能帮助很多病人解除痛苦,同时防止肿瘤复发、转移;还可以使晚期癌症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有些肿瘤患者则确实需要手术和放化疗,但是有的患者却忽视其作用而贻误治疗。比如鼻咽癌一般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