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表明:用金不换散治疗舌质红的各种晚期恶性肿瘤具有疗程较短,收效显著,用药方便,容易被患者接受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优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癌药物。鉴于1990年以前所治的635例各种晚期恶性肿瘤中,有88%的患者因经济困难只服了160日的金不换散,只有12%的患者坚持服了两月以上,这离金不换散本来要求的疗程太远。虽然获得了93.1%的有效率,仍希望今后经治的各种晚期恶性肿瘤能够有条件坚持金不换散治疗半年至一年,其有效率,治愈率,生存率将会不断提高。
(1)中国《临床肿瘤学手册》翻译组,临床肿瘤学手册116页。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年。
(2)《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一文:健康报1988年5月26日登载。
从1991年1月至1992年12月,由于在前几年的医疗实践中注意提高,因此,金不换散的疗效在提
高,这一期间,笔者又治疗各种晚期恶性肿瘤2835例,总有效率达到97.8%,比以前提高4.7个百分点。
关于金不换散为主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国家有关卫生部门和我国著名的医学专家都给予充分肯定,得到社会的承认。
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理事,海军总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王长久说:“陈立胜同志在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工作中,应用抗癌A剂(金不换散)、抗癌F剂(仙遗散)、抗癌外敷剂(金龟散)疗效突出,无副作用,有研究开发前途,希望能推广应用”。
北京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钟孟良向有关方面大力推荐,他说:“重庆陈立胜医师用金不换散,仙遗散,金龟散(此外敷用)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疗效显著,此系列药物极有开发推广应用前景”。
著名的重庆市中医研究所主任医师徐有玲在《治疗晚期肺癌舌红型疗效观察》的论文入选“巴蜀中医文论”集中是这样评价的:“该文作者针对舌红型属癌毒热邪交阻于肺这一关键特征,抓住舌诊的变化,选方遣药,因而获效可给人们启迪和借鉴……金不换方药虽不详,但……具有清、散、下、利的功能与现今治疗肺癌,多攻补兼施迥然不同”。
重庆市中医管理局在1991年10月28日的证明中指出《金不换散为主治疗晚期癌症635例》,有效率为93.1%。据药品检验所对金不换散三剂处方的审查复核示:“金不换散所使用药物无配伍禁忌和毒性药品,同意临床使用”。
最近,该药经国家级科研单位实验研究其抑瘤率显著(需资料者可登记索取)。
近年来,从国家报刊到地方报刊达数十家报道了“金不换散”的疗效。
人民日报海外版于1991年10月26日在题为《金不换散治疗癌症疗效明显》的报道中说:“……祖传……秘方金不换散……治疗635例晚期癌症患者,有效率为93.1%,尤其对脑瘤,肺癌患者疗效更为明显”。
中国日报于1991年12月10日在题为《他根据照片上的舌象诊断疾病》的报道中说:“金不换这种包含多种……粉末药,能清除体内的热毒,增加血液循环,抑制恶性细胞生长。大多数癌症患者在连续使用三疗程(每疗程45天)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或痊愈”。
健康报于1993年2月26日在题为《后起之秀陈立胜》的报道中说:“在世界卫生组织与我国国家中医管理局联合举办的‘首届国际传统医药大会’上,一篇题为《金不换散为主治疗635例晚期恶性肿瘤》的论文引起了与会国内外学者的浓厚兴趣。……患者李孟青被第三军医大学确诊为乳癌,做根治术后又腋下转移,病人被折磨得形如枯槁,疼痛难忍。经陈立胜(用金不换散)治疗两个月后,各种症状明显减轻,腋下肿块消失。4年后市肿瘤医院复查证明:未见乳癌复发,病人至今健康”。
中国中医药报于1990年10月8日题为《他在攻克一道难关》的报道中说:“在博览会短短的6天时间里,慕名前来就诊的人数甚多,就在陈立胜拿到机票后(赶上飞机时),还有许多人求他医治(要金不换散)”。
中国青年报于1992年11月20日在题为《治癌专家陈立胜在广州》的报道中说:“……用金不换散……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有独到之处。包括原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魏传统在内的一批绝症患者经治疗恢复了健康”。
中国妇女报于1990年10月5日在题为《一位决心攻克晚期癌症的医生》的报道中说:“陈立胜(用金不换散)先后为二十余种晚期癌症患者……进行了治疗,使90%的患者病情得以缓解或获得了生命”。
农民日报于1990年10月8日在题为《为癌症患者闯一条生路的人》中报道中说:“……运用祖传秘方(金不换散)结合现代医学辨证施治,其中90%的人或者重新获得了生命,或者病情得到了缓解,或者生命得到了延长……”。
中国经济时报于1989年12月5日在题为《地方名医》的报道中说:“……祖传奇方(金不换散)……于癌症之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