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因此,心脏病人的应急药物要随身携带,一旦出现胸痛、胸闷、头晕、眩晕的症状,要立即服药,如:硝酸甘油片、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等。发现症状危急时,要立即就医治疗,不可延误,以免发生意外。
5、带好起博器“身份证”
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在术后3个月左右,可在随访中心拿到起搏器的身份证。过机场安检时应出示予以证明(心脏起搏器的金属外壳会引起机场探测器报警)。外出需携带起搏器随访本,有时可能需要在外地进行起搏器复诊。
6、避免参加惊险刺激游戏
如过山车、海盗船、蹦极等,忌洗浴高温温泉。
一、乘坐汽车
如果外出坐长途车,要适度地打开车窗,以保持车内空气新鲜,这样就不会出现头痛、头晕等不适感。其次,乘车时不要总是坐着,应常变换体位,或站一会儿或抬高下肢坐一会儿,也可用手从上往下进行下肢按摩,帮助血液回流,以预防旅行者水肿。晕车的人在开车前半小时就应服用晕车药。在乘车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头部活动,可将头靠在座椅背上,闭目养神,避免看窗外移动的景物。一旦出现恶心、呕吐、全身冷汗、面色苍白等症状时,应仰卧,用冷毛巾敷前额。
二、意外受伤
出门在外,由于疲劳、环境变化等原因,容易发生机体损伤。在此提醒大家易发生的几种情况:
1.股骨颈骨折:尤其易发生于老年人身上。若受损伤就不要继续负重,须马上去医院拍片检查。
2.手腕骨折:多是在绊倒、滑倒时本能地用手掌撑地所致。伤后病人会感觉受伤的手腕剧烈疼痛,甚至会感到碎骨片在移动。受伤后要就近找到一块平整的板子或书,将手腕托住,避免手腕的反复摆动,不要自行按摩和反复练习活动,应尽快由医生将骨折复位后,进行石膏固定。
3.踝关节韧带损伤和踝关节骨折:这种损伤常常是在跑动和下山时发生。伤后即使能行走,也应避免负重。有条件的话,可立即敷以冰块,以减少出血及肿胀,切忌按摩及热敷。然后尽快去医院就医,进行石膏固定或手术治疗。
4.在野外如被毒蛇咬伤,首先必须先要保持安静,这样可以延缓毒液扩散至全身的速度。然后在伤口上方距离心脑较近处迅速用布条、手帕、领带等将伤口上部扎紧,以防止蛇毒扩散,然后用消过毒的刀在伤口处划开一个长1厘米、深0.5厘米左右的刀口,将毒液挤出,如口腔粘膜没有损伤可以用口吸出毒液吐掉,尽快联络救护车送往医院。被昆虫叮咬或蜇伤时,用冰或凉水冷敷后,在伤口处涂抹抗组胺软膏,如果被蜜蜂蜇了,用镊子等将刺拔出后再涂抹抗组胺软膏。
5、在野外备餐时如被刀等利器割伤,可用干净水冲洗,然后用手巾等包住。轻微出血可采用压迫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每隔50分钟要放松3-5分钟,以保障血液循环。
“五一”出游,赏花踏青,登高远眺,赏心悦目的同时也要注意避免晒伤或防蚊虫叮咬。所以,选择出门游玩的朋友要注意以下几点了:
一、防晒
过度紫外线照射会使皮肤变黑、晒伤,加速皮肤老化,过敏性皮炎(药疹)会加重某些系统性及皮肤疾病,如红斑狼疮、皮肌炎、雀斑等。防晒是指防护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现代防晒理念是:全天防晒,一年四季防晒(下雨阴天无阳光,但有紫外线),宽谱防晒(防UVB、UVA),广谱防晒(搭配物理性及化学性防晒剂)。
防晒的注意事项: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下午3、4点之间出门。出门戴太阳镜,宽沿帽,打遮阳伞,穿防护衣,涂抹适宜的防晒剂。选用防晒剂应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可选用SPF1-30,PA++的防晒剂;而在海滩、高海拔地区、雪地及紫外线辐射较强的季节及时段,应选用SPF30-50,PA++的防晒剂。在游泳或夏季出汗时,选用防水性防晒剂。不同肤质选择不同的防晒剂:油性皮肤宜选水性、无油配方防晒用品;干性皮肤宜选霜剂;中性皮肤一般无严格规定;敏感皮肤和儿童应选用低敏产品。防晒剂涂抹2-3小时后防晒效果下降,最好再涂一层。
二、防蚊虫叮咬
虫咬皮炎为螨虫、蚊、臭虫、跳蚤、蜂等昆虫将口器刺入皮肤吸血,并将毒汁注入人体引起的皮肤过敏及炎症反应。严重程度与昆虫种类、数量和患者的敏感性相关。严重者可出现头痛、关节痛、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有的人被蜂蛰伤,甚至会发生过敏性休克,在数分钟或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