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春暖花开时节,是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季节。我市某医院感染科李医生提醒市民,要警惕以下几种常见春季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
据介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其表现为发热、全身酸痛、咳嗽与白细胞减少等。
“流感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介质传播。”李医生说,人普遍易感染,病后有一定免疫力。
李医生提醒,流感以冬春季多发。隔离病人是减少传播的有效途径,隔离期1周。流感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到公共场所集会,室内注意通风,体弱多病的老人可注射流感疫苗。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多发,传染性极强,以发热、皮疹、结膜充血、流泪、怕光、喷嚏、咳嗽、流鼻涕为主要症状,可引发肺炎、喉炎、脑膜炎等疾病。多见于婴幼儿发病。
李医生提醒,麻疹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且患者的眼结膜、鼻口、咽部、气管分泌物中均含有病毒,具有传染性。因此健康人群应尽量减少与患者的接触。婴幼儿要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内空气要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活动,加强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出疹性急性传染病。该病潜伏期1—23天,起病急,发热,精神差,食欲下降,发病1-2天后出疹,躯干最多。
李医生提醒,水痘患者是传染源,发病前1天到疱疹结痂均有传染性,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呼吸道传染。2-10岁儿童多发,一次发病可获终生免疫。应加强对病人的隔离,隔离时间为发病至疱疹结痂或出诊后7天。
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呼吸道轻微炎症、全身散在红色斑疹、耳后、枕部和颈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一般症状轻。
李医生提醒,风疹大多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多发于1-5岁婴幼儿。孕妇感染风疹,可致早期胎儿畸形、早产、流产等。因此,应少与病人接触,孕妇尽量不去公共场所。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接种风疹疫苗。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有发病,以冬春为多。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5—15岁儿童、青少年多见。病毒通过飞沫进入口腔粘膜、鼻粘膜后感染,主要以散发为主。起病急,畏寒、高热、头痛、咽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1-2天后腮腺肿大。
李医生提醒,该病可诱发脑膜炎、卵巢炎、胰腺炎等疾病。且从潜伏期起至腮腺肿大消退时均有传染性,因而要注意隔离病人至症状完全消失为止。病人要适当休息,吃流汁饮食。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据李医生介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就是人们通常说的脑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化脓性脑膜炎。该病菌对外界抵御很弱,对干燥、寒、湿和常用消毒剂均敏感,湿度高于50%易死亡。
李医生说,带菌者和病人是传染源,主要通过咳嗽、喷嚏等经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密切接触,如同睡、怀抱、喂奶等易对两岁以下儿童造成感染,人普遍易感染,儿童发病率高,以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6个月至2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发热、皮肤淤点、淤斑等。
李医生提醒,流行季节,人们应减少到公共场所逗留和探亲访友,室内要通风换气,保护易感染人群,注射流脑疫苗。
猩红热
据李医生介绍,猩红热是由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是发热、咽喉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后脱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