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偏方大全 >> 内科偏方 >> 血液系统 >> 正文  

七 血液系统疾病

(3)vWF的数量与功能测定:可见vWF数量减少或有分子结构的异常。

(4)因子Ⅷ促凝活性(FⅧ:C)测定:多数病人的检测值降低,但有些病人也可正常。

17.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由多种致病因素,如严重感染、恶性肿瘤、组织损伤、产科并发症、严重肝脏疾病等引起,导致全身微小血管内血液广泛凝固,形成以血小板和纤维蛋白为主要成分的微血栓。临床上除有原发疾病的表现外,常有全身微小血管内广泛血栓形成、出血,以致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溶血性贫血、循环衰竭或休克。

(1)血小板(PLT)计数:90%~95%的病人PLT减少。

(2)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有70%~90%的病人PT延长,而有10%~30%的病人PT正常或缩短。

(3)凝血酶时间(TT)测定:有50%~60%病人的TT延长。

(4)纤维蛋白原含量(Fg)测定:在不同时期,Fg的含量是不同的,但Fg减低可见于70%的病人。

(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50%~80%病人APTT延长。

(6)3P试验:本试验的阳性率为50%~60%,但其假阳性较高。

(7)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测定:80%~90%的病人ATⅢ活性可减低。

(8)凝血因子促凝活性测定:肝病者,如此活性低,对于DIC诊断有重要意义。

(9)纤维酶原活性(PLG:A)测定:本活性减低,是反映体内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的直接证据。

(10)D二聚体测定:血浆D二聚体明显增高。

18.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是一种早期造血细胞克隆性疾病。主要引起造血功能紊乱,表现为血液中红细胞或合并血小板、粒细胞减少,骨髓中病态造血。临床上以贫血、出血、病变进展快速和易转变为白血病为特点。

(1)骨髓象检查:白细胞巨幼样变,红细胞系统增生活跃,粒红比例降低,原始细胞比例增高;根据骨髓检测,可将MDS分为Ⅰ~Ⅴ型,其中Ⅴ型生成时间最短,Ⅲ~Ⅴ型极易转变为白血病;如若骨髓活检发现未成熟细胞异常定位(ALIP)阳性,则有助于诊断。

(2)血常规检查:可有不同程度的血细胞减少,其中90%为红细胞(RBC)减少、血红蛋白减少,50%为RBC、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同时减少;特殊类型的MDS,可有单核细胞(M)增多,大于1×109/升(/L)。50%的粒细胞功能减退。80%病人的胎儿血红蛋白(HbF)增高。

上一页  [1] [2] [3] [4] 


  • 上一个偏方:

  • 下一个偏方:
  • 相关文章
    干燥综合征的器官损伤—关注患者血液系
    血液病 再障 MDS
    血液病 再障 MDS
    医学论文 新型监测血液透析剂量方法的
    冰冻保存Rh阴性稀有血液方法的建立 摘
    血液病偏方 内科偏方大全 中医书籍
    各种血液净化方法及其应用  李 d
    紫外光照射密闭氧合处理血液方法的技术
    黄芪组方辨证治疗血液病   中医常识  
    8种方法 洁净 血液 百拇医药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血液科卞锦国
    李和杰 张学学 柯江华 刘静 无损检测血
    急性中毒的血液净化治疗 方法与指征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