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在我国罕见
B。血清中有抗壁细胞抗体
C。血清中有抗内因子抗体
D。伴有脊髓亚急性联合病变
43。诊断先天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应作的检查是
A。红细胞脆性试验
B。酸化溶血试验
C。抗人球蛋白抗体测试
D。红细胞直径测量
44。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骨髓象的特点是
A。巨核细胞增多
B。裸核巨核细胞数增多
C。成熟巨核细胞很少
D。末梢血中血小板寿命
45。急性白血病的预后为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预后优于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预后优于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预后优于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D。无法比较
46。非何杰金淋巴瘤侵犯部位
A。发生在肠道的机会较何杰金病多
B。多在回肠
C。多在结肠
D。可在颈部淋巴结
47。过敏性紫癜的特点是
A。微血管变态反应引起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B。皮肤淤点呈对称性分布,常高出皮肤表面
C。常伴有腹痛、便血、关节通或肾脏病变
D。血小板计数正常
48。下列哪些不支持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A。出血时间延长
B。凝血时间延长
C。血小板减少
D。骨髓巨核细胞减少
49。下列NHL的病理类型中,哪些属于中度恶性
A。小无核裂
B。弥漫性小裂细胞性
C。原始免疫细胞性
D。弥漫性大细胞性
50。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
A。经血传播
C。母婴传播
D。粪-口传播
第五章血液系统疾病
本题考点:铁与造血食物中的铁是难溶性的三价铁。胃酸、维生素C、食物中的还原物质如果糖、半胱氨酸等有助于三价铁的还原和吸收。二价铁被吸收后立即被氧化称为三价铁,并与血浆中的β1球蛋白结合,称为血浆铁。血红蛋白中的铁是二价的。
本题考点:缺铁性贫血的化验检查TS为转铁蛋白饱和度,缺铁性贫血病人TS可减低到15%以下,所以备选答案C是不正确的。
本题考点:何杰金病的特点,何杰金病的病理分型及特点为:1。淋巴细胞为主型较少见,预后良好;2。淋巴细胞耗竭型较少见,预后差;3。混合细胞型此型是何杰金最多见的类型,预后介于上两型之间;4。结节硬化型多见与年青妇女,预后好。
本题考点: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主要有:1。一般症状:面色苍白、乏力、气促、烦躁、头痛、抵抗力低下,感染机会增加等;2。上皮细胞异常症状。如舌痛、舌炎、口角炎、毛发干燥、指甲变薄、变脆、可有反甲、胃酸分泌减少等。
本题考点:失血性贫血的危害,慢性失血到达全身血容量的20%时就会有贫血的表现,因为此时人体已经不能及时代偿,特别是红细胞生成速度虽有加快,但仍弥补不了损失的数量。
本题考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雄激素可以促进骨髓的造血功能,促进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使骨髓干细胞产生对红细胞生成素敏感的细胞,从而改善造血功能。叶酸和维生素B4与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无关。肾上腺皮质激素只能减轻出血,也无助于造血功能的改善。脾切除仅对少数慢性再障病例有减轻贫血的疗效,但不能改善造血功能。
本题考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并发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大最为突出,往往就医时已达到脐或脐以下,质地坚硬、平滑、无压痛。如果发生脾梗死则有明显疼痛和压痛,并有摩擦音。
本题考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该患者为出血性疾病,外周血中未见幼稚细胞,可排除白血病,有贫血的表现,PLT升高,骨髓象见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系增生,故最可能的诊断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本题考点: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诊断,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要点是:前者幼稚细胞过氧化酶染色阳性,后者阴性;前者糖原PAS反应(-)或(+),弥漫性淡红色,后者(+)呈颗粒状或块状;前者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减少或(-),后者增加。故E正确。
10。答案:E
本题考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的特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时,最特异的改变是骨髓或外周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