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偏方大全 >> 内科偏方 >> 循环系统 >> 正文  

百张治病小偏方 3



作  者:dadi

81、治头痛川芎15克'杭菊花15克'水煎后'冰糖为引(根据能吃糖多或少)将冰糖放入适量'将药水冲入'溶化后服'每天早晚分两次服'每天一剂'连服2-3天有效.

82、入秋萝卜治百病它作为一种普通的蔬菜为人们所喜爱'萝卜营养丰富'还有较高的食疗价值'"萝卜进城'医生关门"'"入秋萝卜胜似药"'民间常以它的药膳俱佳之功能治疗多种疾病.(1)治扁桃体炎:取鲜萝卜汁100毫升'加甘蔗汁100毫升'调匀'以温开水冲服'每日2-3次'能消炎解毒。(2)治哮喘:取萝卜汁300毫升'加蜂蜜30毫升'加温开水调匀服之'每次服100毫升'每日3次'具有润肺定喘之功效。(3)治高血压头晕:取萝卜汁150毫升'加红糖50克调匀'每日两次'每次100毫升'具有清热降压之效。(4)治咯血:取萝卜汁1000克'水煎成浓汁'调入蜂蜜200毫升'一日内分三次服完。(5)治偏头痛:取霜后萝卜适量'捣碎拧汁'加少许冰糖'炖后温服'每日两次'每次60毫升。(6)治咽喉痛:取萝卜汁300克'青果10个共煎汤当茶饮'每日数次。(7)治口腔溃疡:取萝卜汁100毫升'加等量白开水'作漱口之用'每日数次。

83、莱菔子(别名'萝卜子)味辛'甘'平'无毒。功能、主治:健胃'祛痰剂.下气'化痰'消食.主治:胃炎'支气管炎'痰喘'食积'气滞'胸闷'腹胀'下痢后重'又能化癖.

84、一味蝼蛄治蓄水蝼蛄性味咸寒'有利水消肿之功'用于小便不利'尿闭'大腹水肿等症。病例:感冒发烧'热渐平'而小便量少'继之点滴难下'小腹膨隆沮按'此太阳邪随经入腑'邪与水结'膀胱气化失司所致'所谓蓄水症也。治法:捉蝼蛄两只'置锅中微火炒黄'研细末'一次冲服'15分钟见效.

85、金匮肾气丸需对症服用六味地黄丸源于北宋医家钱乙的著述中,实际是钱乙将汉代张机的金匮肾气丸去除两味药,由熟地黄、山萸肉、干山药、泽泻、茯苓、丹皮等六味组成。已熟地为君药,其甘温润厚,归肝、肾、心经,乃滋阴益髓,培元固本之要药;另佐使各位亦多入肾、肝胃经,相辅相助,主治肾阴亏血虚,形体嬴弱,骨瘦肢痛,头晕目眩,耳鸣舌燥,气短咳嗽等诸症。故六味丸可用于老年虚衰、消渴、结核肺痨、慢性肾炎、神经衰弱、久病衰弱等慢性消耗性疾患,由于本方剂药简、性味柔和、并主张小量服用,缓中取效,以迁就疾者衰者体质情况,故千余年来盛名不减,几乎无医不用六味丸。六味丸之方源为金匮肾气丸(又称八味丸),去掉的两味药是肉桂、附子,这两味药入肾经,以阴虚为主但阴阳协调主治下元虚冷,少腹拘急,腰腿酸软等证,具体治疗肾衰阳痿前列腺炎、慢性支气管炎、更年期综合症等肾阳不足的疾患。以八味丸为基础的加减变方还有多种,如去肉桂、附子,加车前子、牛膝称济生肾气丸,主治脾肾双虚,腰强脚肿,腹胀便溏,喘急痰盛等疾。去桂、附,加五味子、麦冬称八仙长寿丸,主治肺肾阴虚、痨损咳嗽等疾。若单加五味子称七味都气丸,有纳气规元之功。去附、桂加知母、黄柏称知柏地黄丸,主治阴虚火旺,劳热盗汗等疾。去附、桂,加当归、芍药称归芍地黄丸,主治肾阴不足,相火内动,头眩耳鸣,两肋攻痛等症。加枸杞子、菊花称菊杞地黄丸,主治肝虚目疾,尤其对白内障有明显除浊之效。加西洋参、麦冬称参麦地黄丸,主治骨蒸痨热等症。

86、酒泡大蒜可以防止脑血管出现血栓.;将大蒜去皮'泡在白酒里'两周后吃'(经酒泡后'大蒜就不辣了).在就餐时当小菜吃。

87、大蒜生姜治心脑血管病英国科学家发现'大蒜能降低胆固醇'使动脉粥样班块减少'因而可以防止动脉硬化及冠心病.吃法:将大蒜去皮'生姜切片放在盘中'浇上醋'就餐时当小菜吃.即可。

88、速效救心丸的新妙用速效救心丸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对冠心病'心绞痛等'有较好的防治功效.近年来还发现'该药在临床中'还有不少新的用途。(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方法为含化2-10粒'5-10分钟后显效'且年龄愈小'并发症愈少'显效时间愈快。(2)头痛:偏头痛发作前半小时口服15-20粒'1小时后口服3粒'缓解后每日早餐后服8粒'10次为1疗程.血管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偏方:

  • 下一个偏方:
  • 相关文章
    正确用中药泡茶可治病养生?
    听个 运动偏方 治病不成反倒失明
    傣族特色 烘雅 的经典治病新疗法
    偏方既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
    傣族特色 烘雅 的经典治病新疗法
    解读冰块治病疗疾的八大民间秘方
    解读不同茯苓品种的治病经验秘方
    专家解读 中药十神汤的治病经验方
    专家解析 生熟地黄的治病经验小秘方
    中医解读生姜治病的民间炮制秘方
    中医解读服用番泻叶的治病经验方
    专家解读苦甜杏仁治病功效的差异
    解读蒲公英治病的四大药用经验方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