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水蛇内脏的血液循环系统解剖 |
|
推荐阅读
?
荷美姿
- 吃避孕药导致月经紊乱
- 吃伟哥有依赖性吗
- 预激综合症咨询
- 维生素E有何作用
罗朝霞* 董 霞* 毕济忠* 何海晏
(广州师范学院 广州 510400)
摘 要 中国水蛇体腔的血液循环方式具典型的爬行纲特征,但因蛇体修长,进入各器官的动静脉数目相应较多。 关键词 爬行纲 蛇目 蛇解剖 比较解剖 本文继中国水蛇(Enhydrischinensis)的大体解剖以及骨骼、肌肉、神经系统的解剖研究之后,从1996年7月至1997年7月对其内脏血液循环系统作详细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市售中国水蛇20条,在其左体动脉弓注射红颜料,在肝门静脉注射蓝颜料,用双目解剖显微镜观察其心脏、肺部、消化及泄殖系统的血管分布。
2 结 果 2.1 消化系统的血液循环 2.1.1 食道部血管(见图1) 食道动脉数目众多且短小,从椎动脉发出5~8支进入食道前部分,从右体动脉弓发出6~10支进入食道中部,从背大动脉发出5~8支进入食道后部,纵横交错成网分布至整条食道。食道静脉同样多而细,与食道动脉大致伴行,前部的汇入颈总静脉和前奇静脉(图中未显示),后部的汇入肝门静脉。 2.1.2 胃部血管(见图2A与B) 胃前动脉约位于倒数第67腹鳞处,从背大动脉发出后分为背腹两支,分称胃前背动脉和胃前腹动脉。前者再分两小支,后者再分3小支,呈网状分布至贲门部。胃后动脉约位于倒数第60腹鳞处,从背大动脉发出后也分背腹2支,称胃后背动脉和胃后腹动脉。两者均再分2小支,呈网状分布至幽门部。胃前、胃后动脉之间均形成沟通支前后连通。胃静脉各分支基本与其同名的动脉伴行,故胃静脉也分为胃前背静脉和胃前腹静脉、胃后背静脉和胃后腹静脉,均汇入肝门静脉。此外在胃体内侧尚有4~6对短小的胃小静脉直接汇入肝门静脉。 2.1.3 小肠部血管(见图3) 小肠部腹腔肠系膜动脉位于约倒数第55腹鳞处,从背大动脉发出后即分前后两大支,前1大支相当于腹腔动脉作辐射状发出4分支(见图4),自左而右分别是脾动脉、胰动脉、胆囊动脉和十二指肠后动脉。其中脾动脉入脾脏分3小支到脾各处;胰动脉在胰脏上分为3小支,1支入十二指肠前半部,称为十二指肠前动脉,另2支入胰脏各处;胆囊动脉入胆囊后发出多个分支,呈网状将其包绕;脂肪体动脉则是从胆囊动脉分出,属于腹腔动脉的三级分支,向下延伸至大肠末端,再分支入腹腔脂肪体;十二指肠后动脉则分布至十二指肠后半部。后1大支向后延伸分布至小肠的大部分,称前肠系膜动脉,是供应小肠血液的主要血管。中肠系膜动脉约位于倒数第38腹鳞处,从背大动脉发出分布至小肠中、后部,其一级分支与前肠系膜动脉的三级分支相连(见图3箭头)。后肠系膜动脉约位于倒数第32腹鳞处,从背大动脉发出分布至小肠末端较直部,其一级分支与中肠系膜的三级分支相连(见图3箭头处)。小肠部的静脉有:脾静脉、胰静脉、胆囊静脉、脂肪体静脉、十二指肠静脉及小肠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分别汇集脾、胰、胆囊、脂肪体、十二指肠及小肠的静脉血进入肝门静脉,统属肝门静脉系统。
图1 食道、胃及肝的血管腹面观(肝脏已 被翻向右,图中显示者是肝的背面) Fig.1Thevesselsofesophagus,stomachandliver, ventralveiw,theliverbeingturntoright
1.食道(Esophagus);2.食道动脉(Eso[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偏方: 人体的八大系统之 五 血液循环系统 下一个偏方: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