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壁运动异常(包括运动功能减退、不运动),可逆的左室肥厚仅在15%的患者中出现。可以看出,超声心动图显像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但相对来说都是非特异性表现。多个研究表明,超声心动图显像可以用于对心肌炎治疗的反应评估。虽然超声心动图的解剖学特点在心肌炎的鉴别方面用处不大,但超声组织多普勒还是具有较大的作用。超声能量的传播和反射依赖于组织的密度、弹性及声学阻抗,1个以上的因素变化就会引起不同的超声波的回声和图像结构的改变。Lieback等[9]测量了52例通过活检确诊的心肌炎患者的灰阶值(12例为持续性心肌炎,9例为恢复期心肌炎且无纤维化,17例为恢复期心肌炎且有纤维化),研究发现组织学特性可以有效地鉴别心肌炎和健康心肌,其敏感度100%,特异度90%。但组织学特性无法准确鉴别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与活动性心肌炎。近来更多的新技术,尤其是组织多普勒成像和心肌速度测量,能比较好的描述急性心肌炎组织学的变化,并且能定期检测随诊。
4放射性核素显像
铟111标记的单克隆抗体片段可以结合在肌纤维膜已丧失完整性的心肌细胞上,其细胞内的肌球蛋白已暴露于细胞外基质。与镓67可显示细胞炎症的范围不同的是,
Dec等[10]基于心肌活组织检查,在一个大样本的临床疑似心肌炎的研究中评价了抗肌球蛋白抗体成像的功效,发现其在发现心肌坏死方面,敏感度83%,特异度仅53%,但其阴性预测值高达92%。Margari等[11]报道,联合抗肌球蛋白抗体摄取成像与非扩张的左室腔(左室舒张末直径≤62mm)在诊断心肌炎方面具有更高的于预测价值。
5核磁共振技术
一些小型的临床观察研究发现,在诊断心肌炎症及心肌损伤的各种技术中,增强对比核磁共振成像可能更具备发展潜力。MRI除了可以提供解剖学和形态学的信息,还可以通过测量T1和T2弛豫时间及自旋密度来评价组织特征。因为急性心肌炎以心肌细胞的损伤为特征,包括水肿和细胞肿胀,所以弛豫时间的测量可以提供一个敏感的诊断指标。
Roditi等[12]采用T1自旋回声MR成像和钆增强自旋回声成像技术评估20例患者,发现在12例疑似心肌炎的患者中,有10例患者存在局灶心肌强化与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相匹配,所以他们认为局灶心肌强化联合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低动力、无动力、动力障碍)可以明确支持心肌炎的诊断。这种对比增强MRI技术对于炎症性心脏疾病,如心脏结节病,也是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基于分段翻转重置回波梯度脉冲系列和早期及晚期钆强化的新的对比核磁共振技术,在区别患病和正常心肌方面,提供了实质意义上的改善。Mahrholdt等[13]在32例可疑心肌炎患者的活检中使用了这种技术,用它来定位活检的区域,发现其诊断心肌炎的阳性预测值为71%,阴性预测值为100%。期望这种聚焦技术能够改善心内膜活检术在组织学诊断方面的敏感度,多个核磁共振的研究也显示了其在追踪疾病自然史方面的价值,在不远的将来,甚至可以作为对治疗效果的评价手段。
【参考文献】1BaboonianC,TreasureT.Meta-analysisoftheassociationofenteroviruseswithhumanheartdisease.Heart,1997,78:539-543.2GriffithsPD,HanningtonG,BoothJC.CoxsackieBvirusinfectionsandmyocardialinfarction:resultsfromaprospective,epidemiologicallycontrolledstudy.Lancet,198,1:1387-1389.3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心肌炎心肌病对策专题组.关于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和采纳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心脏病学会联合会工作组关于心肌病定义和分类的意见.中国心血管杂志,1999,27:405-407.4陈瑞珍.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和治疗进展.中国全科杂志,2006,9:1484-1487.5WuLA,LapeyreACIII,CooperLT.Currentroleofendomyocardialbiopsyinthemanagementofdilatedcardiomyopathyandmyocarditis.MayoClinProc,2001,76:1030-1038.6LauerB,NiederauC,KuhlU,etal.CardiactroponinTinpatientswithclinicallysuspectedmyocarditis.JAmCollCardiol,1997,30:1354-1359.7SmithSC,LadensonJH,Mason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