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豆蔻馒头《大众药膳》
主治:气带腹胀,食欲不振。
配方:面粉1000克,酵面50克,豆蔻15克,碱面适量。
用法:面粉、酵面发酵后,加入已研为细末的豆蔻,和以碱面制作馒头食用。
2.陈皮椒姜鸡《饮膳正要》
主治:脾胃虚寒之脘腹胀满。
配方:乌骨雄鸡1只,陈皮3克,高良姜3克,胡椒6克,草果2个。
用法:雄鸡活杀,洗净,切作块,投入各药,再以葱、醋、酱相和,入砂锅内封口,令煮熟,空腹食用。
3.啤酒消化饮(民间方)
主治:腹胀。
配方:适量啤酒。
用法:经常适量饮用啤酒,可增加食欲,帮助消化。
4.浓茶饮(民间方)
主治:腹胀。
配方:适量浓茶。
用法:饮适量浓茶,可缓解过食油腻食物或饮酒过量产生的腹胀不适。
5.莲药鸡金粥《食疗荟萃》
主治:脾虚腹胀腹泻,食欲不振。
配方:莲子肉(去心)40克,淮山药20克,鸡内金10克,糯米适量。
用法:先将糯米洗净加水,再将莲子、淮山药、鸡内金一起煮,熟后加白糖调味后食之。
按注:一方去莲子加蜂蜜,一方无糯米不煮粥。
6.柚子陈姜汤(民间方)
主治:脘腹胀满,恶心呕吐。
配方:柚子1只(去皮核,绞取汁),陈皮9克,生姜6克。
用法:加适量红糖同煎饮服。
7.酸梅萝卜汤(民间方)
主治:饮食积滞。
配方:酸梅(梅子腌制而成)2枚,新鲜萝卜250克。
用法:洗净切成薄片,加清水1500毫升煎至700毫升左右,用食盐少许调味,去渣饮用。此方也可用于胸闷烧心、腹胀胁痛、燥热等症。
按注:一方用白梅,不用酸梅,义同。
8.糖橘饼《本草纲目拾遗》
主治:食后腹胀,咳嗽痰多。
配方:橘子500克,白糖250克。
用法:将橘子去皮核,加白糖腌渍一日,再以小火煨熬至汁液耗干,把每瓣橘肉压成饼,再拌白糖风干数日后用。
9.腐竹白果粥《四季养生》
主治:饮食积滞,腹胀不舒。
配方:腐竹80克,白果25克,粳米150克,猪油、酱油、味精、精盐各适量。
用法:将粳米连同腐竹、白果肉放入锅,加入适量清水,用旺火煮沸,直至粳米开花成稀粥时,加入猪油、酱油、精盐、味精调味即成。
10.鲫鱼粥《食医心鉴》
主治:脾虚食欲不振。
配方:鲫鱼1尾,高粱米50克,橘皮末、胡椒末、酱、葱适量。
用法:鲫鱼去骨用肉与米、橘皮相合煮粥,临熟入椒面、酱、葱调和,可作为半流质正餐食。
按注:一方加生姜。
11.蜜油柿饼(民间方)
主治:脾虚食减。
配方:柿饼3个,酥油0.5公斤,蜜0.5公斤。
用法:将酥蜜煎匀,下柿煮沸,每天空腹食3~5个,有效。
12.草莓(民间方)
主治:食欲不振,脘腹胀满。
配方:鲜草莓10只。
用法:洗净,于餐前生食。
13.鱼翅烩燕窝(民间方)
主治:食少。
配方:鱼翅50克,燕窝2克,瘦猪肉150克,光鸡150克,火腿30克。
用法:鱼翅入锅内滚烧二次沥干,抽去翅骨,燕窝用温水泡胀,放白瓷盆内夹去毛,瘦肉和光鸡、火腿分别煮熟后同鱼翅上笼蒸3小时,燕窝另蒸半小时,然后烧热锅,下油及佐料,同以上烩烧即成。
14.龙眼蜜枣(中医验方)
主治:脾虚血亏,食欲不振,面色萎黄,心悸怔忡,妊娠水肿。
配方:桂圆肉250克,大枣、蜂蜜各250克。
用法:上品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