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 药物配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效果观察 论文 |
|
【摘要】目的:探讨药物配合神经阻滞治疗PHN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120例PHN住院患者进行药物配合神经阻滞治疗,评估患者入院、出院时的疼痛程度及治疗效果。结果:120例PHN患者临床治愈69例(57.5%),好转42例(35%),无效9例(7.5%),总有效率92.5%。无1例患者出现神经根损伤及全脊麻危象,安全性高。结论:本研究应用无创疗法和微创疗法对PHN进行综合治疗,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副作用少,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综合疗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急性带状疱疹愈合后,疼痛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的住院患者。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共120例,男73例,女47例。年龄65.45士11.69岁,最小40岁,最大91岁。患者入院时视觉模拟评分为8.55士1.03分,均为中重度疼痛。病史200.38士57.95天,最短为3个月,最长为9年。 1.2治疗方法 本组120例患者均采用药物治疗和神经阻滞。120例患者入院后均口服曲马多缓释片,同时给予美施康定30mgql2或奥施康定5mgql2,并给予消炎痛栓50mg肛塞,1日2次,口服胃复安10mg和通便灵2粒,tid,佳乐定0.4mg睡前口服。如疼痛控制不满意,临时追临时追加美施康定10mg或奥施康定5mg。视觉模拟评分(VAS)3分以下持续3天可将美施康定或奥施康定逐渐减量,持续1周后可停用曲马多缓释片。 神经阻滞方法:采用皮内法,消炎镇痛液配方如下:2%利多卡因5ml、VitB12lmg、VitB6200mg、得保松3.5mg加生理盐水至20ml为l个单元,合并糖尿病者不加激素[1]。皮内法取带状疱疹分布区域周围,边缘超出疱疹区1cm为界,用皮内注射针头行皮内注药,每个皮丘注入0.5一lml药液,出现直径为1cm左右的苍白橘皮样皮丘,每个皮丘间隔1.5cm。视疼痛不适感与夜间疼痛情况的好转与改善,每3一4天注射1次,一般需治疗4一6次,最少3次。 1.3治疗效果判定标准 治愈:经治疗后,疼痛完全消失,触摸或刺激疼痛区域不引起疼痛,恢复正常,VAS0分;好转:疼痛明显减轻,触摸或刺激疼痛区域偶可引起疼痛或使疼痛加重VAS1一3分;无效:疼痛减轻不明显,触摸或刺激疼痛区域可诱发疼痛或使疼痛加重[2]。 2、结果 120例患者临床治愈69例(57.5%),好转42例(35%),无效9例(7.5%),总有效率达92.5%。住院天数18.16士10.45天,最短7天,最长58天。 本组有13例患者出现便秘,应用开塞露或口服番泻叶后,便秘消失。其余个别患者有痉痒、头晕等副作用,但症状均较轻微,可以耐受,2一3天后症状自行消失。经综合治疗后,本组仍有9例患者未缓解疼痛,疗效不满意。 3、讨论 带状疱疹是潜伏在脊神经后根感觉神经节或颅神经节内的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所致,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可以引起两种不同的疾病综合征:水痘和带状疱疹。初期感染表现为水痘,通常发生在易感的儿童;潜伏在脊神经后根神经节内的病毒再激活,导致皮肤出疹和疼痛,称为带状疱疹[3]。疱疹消退后仍长期遗留自发性疼痛,痛觉异常,痛觉敏感或感觉改变,称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PHN患者的疼痛通常为持续性灼痛,少数病人为波动性疼痛或绞痛。疼痛的特点是从后中线沿着单一的皮肤节段向腹侧播散,一般来说疼痛以单一的神经节段为主,有时可累及上下几个神经节段。在疼痛的区域可发生痛觉减退、感觉异常和感觉过敏。PHN是一种难治的持续性疼痛,患者常常四处就诊,情绪低落,寝食不安,生活质量极低,对治疗失去信心,甚至有自杀的念头。 本组120例患者均采取药物配合神经阻滞综合治疗。药物治疗首先采用强效镇痛药,选[1] [2] 下一页 上一个偏方: 西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 下一个偏方: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怎样尽快消除疼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