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国坚陈婧婧贺祖秀苏敏
【关键词】神经痛活血通络微波疱疹带状并发症中药疗法
带状疱疹(herpeszoster,HZ)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属中医学蛇串疮、蜘蛛疮范畴。带状疱疹以神经痛为特点,虽然有一定的自限性,皮疹常在2~3周消退,但神经痛可持续6~8周甚至更长。临床观察表明神经痛的危害远比皮损严重,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故疼痛是带状疱疹的诊治重点。2003-01―2007-12,我们运用自拟活血通络酊外搽联合微波照射治疗带状疱疹240例,并与单纯微波照射治疗84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纳入标准①符合《现代皮肤病学》[1]中带状疱疹神经痛的诊断标准;②无其他器质性疾病,无明显继发感染;③自愿并积极配合治疗。
1.2病例排除标准①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②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或全身衰竭者;③免疫功能明显低下的肿瘤患者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
1.3病情程度分级标准疼痛按4级评分法[2]:0级为无疼痛或不适;1级为轻度,可以忍受,不影响日常生活;2级为中度,可以忍受,但影响日常生活;3级为重度,难以忍受,需服镇痛药。
1.4一般资料全部324例均为本院皮肤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40例,男143例,女97例;年龄16~86岁;病程1个月~2年;病位:头面部25例,肋间153例,腰腿部50例,其他部位12例;轻度38例,中度153例,重度49例。对照组84例,男56例,女28例;年龄18~71岁;病程1个月~2年;病位:头面部16例,肋间47例,腰腿部21例;轻度28例,中度44例,重度12例。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5治疗方法
1.5.1对照组予微波照射。应用微波(南京贝华电子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型号HBS-A)定向照射,功率25~30W,频率2450MHz。用微波照射探头直接对准受损神经根部,并沿神经纤维走向末梢部位移动照射或在水疱、渗出、疼痛较重的部位依次照射。具体操作方法: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病灶,将微波幅射头对准该病灶,采用移动照射或依次照射方式照射,功率25W,照射距离5cm。每次照射30min,皮肤温度40~50℃,每日1次,10日为1个疗程。
1.5.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活血通络酊外搽。制备方法:将当归50g、川芎30g、赤芍药30g、三七15g、藏红花10g、威灵仙30g、路路通30g、木香10g等置入95%乙醇1000mL中浸泡1个月后,过滤备用。使用方法:取活血通络酊适量,每日3次外搽患处。在应用微波照射过程中,则反复多次外搽。
1.6疗效标准[3]治愈:疼痛消失;显效:疼痛基本消失;好转:疼痛减轻;无效:疼痛减轻不明显。总有效率=(治愈数+显效数)/总例数×100%。
1.7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2组临床疗效比较(略)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22组疼痛缓解程度比较见表2。
表22组疼痛缓解程度比较(略)
经Ridit分析,2组疼痛缓解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3讨论 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主要的症状之一,93%以上患者以神经痛为先驱症状[4]。未出现皮疹时,易被误诊为冠状动脉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