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5191健康商城 |
|
、克匿格征(Kernig’sign)、布鲁辛斯基征(Bruzinski’sing)阳性。 (二)脑神经损害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感染可造成任何一条脑神经的损害或/和脑实质的损害,而产生一系列的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和体征。由于脑神经均位于颅底,脑膜炎的炎性渗出物和脓液常沉积于此,这些炎性渗出物和炎症细胞可直接累及脑神经。感染后脑炎或与免疫因素有关的脑炎可合并视神经等脑神经的脱髓鞘病变而造成神经损害。如结核性脑膜炎和隐球菌性脑膜炎,其中第Ⅶ、Ⅷ脑神经更易受损害,其次为第Ⅲ、Ⅳ、Ⅵ、Ⅸ、Ⅹ对脑神经。具体脑神经和脑实质损害的体征将在神经病学讲解,这里不再重复,但各种病原体感染时,可选择性地损害一定的神经结构,表现出特异性神经功能障碍,如单纯疱疹病毒主要侵犯颞叶等。 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的脑脊液变化 脑脊液(cerebrospinalfluid,CSF)的变化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必不可少的,应从压力、外观、细胞计数、潘氏试验(Pandy’stest)、蛋白量、糖和氯化物含量以及病原学检查如涂片、培养、免疫学检查等方面综合考量。 (一)脑脊液压力(见前) (二)外观 正常应为无色水样透明,除穿刺外伤引起的血性脑脊液外,任何颜色或透明度的改变均为病理性,但新生儿脑脊液为黄色是生理的。清澈透亮或仅现毛玻璃微浊的脑脊液应静置24hr,观察有无薄膜形成。白色混浊可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绿色混浊可见于肺炎双球菌性脑膜炎;脑脊液放置数小时后出现蛛网状薄膜(纤维蛋白素渗出所致),可见于结核性脑膜炎和Guillain-Barré综合征等。 (三)潘氏试验(Pandy’stest) 正常为阴性,阳性即提示脑脊液蛋白含量增加。 (四)细胞数 正常脑脊液的WBC计数含0-5×106/L,主要为单核细胞,如果WBC含有8-12×109/L则为可疑异常,正常脑脊液中绝不应该有RBC。 如脑脊液混入血液,可按下列公式计算纠正的WBC数: CSF的真正WBC数=CSFWBC数-CSFRBC数÷700WBC明显增加且以多核细胞为主,见于急性化脓性脑膜炎;轻度或中度增加而以单核细胞为主见于梅毒或脑炎;大量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增加为主多为亚急性或慢性感染;脑的寄生虫感染时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 (五)蛋白 脑脊液的蛋白含量由于CSF存在的部位不同而有所区别,正常成人CSF含量为6-15mg%,小脑延髓池为15-25mg%,腰椎穿刺的蛋白含量为15-45mg%。如CSF中混有RBC时,按每700个RBC含1mg%蛋白来计算。各种病原体感染可引起蛋白含量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化脓性脑膜炎所致者最高。 (六)葡萄糖 正常成人CSF中糖的含量为空腹血糖的60%-70%,约2.5-4.5mmol/L(45-70mg%)。CSF糖含量的高低取决于:①血糖的高低;②血脑屏障的渗透性;③脑脊液中糖的酵解程度。在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等炎症感染性疾病时含量降低。 (七)氯化物 正常CSF氯化物含量(以氯化钠计)为120-130mmol/L(700-760mg%),与血清氯化物比约为1.2。结核性脑膜炎时明显降低,化脓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时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八)主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CSF的变化情况 疾病压力外观WBC蛋白糖氯化物 化脑混浊1000以上,N为主结脑清或微混500以下,L为主病脑清亮1000以下,L为主正常正常(早期,N为主)乙脑清亮1000以下,N为主正常正常隐脑清或微混500以下,L为主钩体病清亮200以下,L为主正常正常疟疾清亮正常或稍高正常正常正常阿米巴脓性或红棕色增高,有RBC寄生虫清亮500以下,E为主虚脑清亮正常或稍高正常正常正常 (九)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个偏方: 微波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研究进展 航天医药 下一个偏方: 中枢神经系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