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标题文档 |
|
,即使改变轻微也可产生明显的症状。后天性椎管狭窄,多由脊柱病变如椎体后缘骨赘、黄韧带肥厚钙化、椎间盘突出等引起。平片只能判断骨性椎管情况,不能了解椎管内软组织改变,如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等,需作椎管造影、CT或MRI检查。2.椎管造影造影剂在椎管内流动可缓慢或有不完全性梗阻表现。(二)椎管内肿瘤由内向外可分为:脊髓内肿瘤、髓外硬脊膜内肿瘤和硬脊膜外肿瘤三种。其中以髓外硬脊膜内肿瘤为多。【临床表现】患者发病多缓慢,少数急性发病,肢体瘫痪,可有或无神经根疼痛,病变部位以下可出现脊髓不全或完全性损害的症状与体征。髓内肿瘤则较早出现大小便障碍。【X线表现】1.平片椎管横径扩大,可同时伴有椎弓根形态改变。椎管前后径扩大,可伴有椎体后缘、椎板甚至关节突的破坏。肿瘤通过椎间孔向外延伸,可引起椎间孔扩大。良性肿瘤使椎间孔扩大,边缘整齐且有硬化缘,以脊神经瘤最为常见。2.椎管内造影用以明确肿瘤所在部位与脊髓、硬脊膜的关系,属定位诊断,多不能定性。(1)髓内肿瘤(图8-1-6A):多为胶质细胞瘤,常使脊髓局部膨大呈梭形,连续几个节段,甚至累及脊髓大部或全部。脊髓表面常光滑,也可呈结节状。部分性梗阻,于造影剂柱中出现梭形充盈缺损,边缘光滑或不整;完全性梗阻,则造影剂停止于肿瘤之一端,正侧位片上均表现为脊髓膨大,并出现深杯口状梗阻面。(2)髓外硬脊膜内肿瘤(图8-1-6B):以神经纤维瘤和脊膜瘤常见。由于肿瘤紧邻蛛网膜,故易引起完全性梗阻,也可为不完全性梗阻。肿瘤压迫脊髓使其变窄并侧移位。与肿瘤相邻的蛛网膜下腔增宽,并出现弧形的小杯口状压迹。(3)硬脊膜外肿瘤(图8-1-6C):以转移瘤常见。完全性梗阻时,造影剂至病变处中断,梗阻面呈不规则之梳状或齿状。造影剂柱之宽度愈近病变处则愈窄。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的CT、MRI检查颅内和椎管内结构尽管以软组织为主,但互相之间密度差异较大,所以非常适合于CT和MRI检查。CT是诊断颅脑和脊柱病变最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第一节CT检查一、CT检查方法患者常规仰卧位,头先进,以听眦线(OML)即外耳道与外眦部的连线为扫描基线,层厚10mm,层间距10mm。病灶较小时可作重叠扫描或簿层扫描。(一)平扫为头部CT最常用的方法。用冠状面扫描时,患者可取仰卧位或俯卧位,头部过伸,扫描机架倾斜,使冠状面与听眦线垂直。用于显示大脑深部、脑垂体和幕下的病变。(二)增强扫描常用60%~76%的泛影葡胺60ml~100ml,儿童按体重计为1ml~2ml/kg。高危因素的患者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如欧乃派克或优维显等。可以一次性静脉注射,称静脉团注射法。也可以用静脉快速滴注法,即用60%~76%的造影剂100ml或30%~35%的造影剂200ml~250ml,其半量于5分钟内静脉注射,余半量行静脉滴注,同时作CT扫描。造影剂可引起副作用,因此在行增强检查时应注意防治。对于急性颅脑外伤、急性脑卒中患者可只作平扫,不行增强检查;对于怀疑有脑肿瘤、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性疾病以及先天性异常等患者,平扫表现正常时均需作增强扫描。二、CT正常表现同一层面采用不同的窗宽(WW)与窗位(WL),可对不同的结构如颅骨、脑、脑室和脑池进行细致地观察。(一)组织结构颅脑组织结构的密度差异较大,在脑窗CT像上CT值差异较明显(表8-2-1),能很好地对比观察。1.脑实质脑灰质的密度比脑白质略高。灰质的CT值为32Hu~40Hu,白质的CT值为25Hu~32Hu。两者的密度与颅骨和钙化灶相比要低得多,但都明显高于脑脊液。未钙化的硬脑膜、动脉、静脉和肌肉的密度与脑灰质相近。2.颅骨内、外板和其他致密骨的密度最高(白色),CT值为400Hu以上。钙化的组织(如大脑镰钙斑、脉络丛钙斑和松果体钙斑)的密度次之,CT值为80Hu~300Hu。3.含气腔隙如额窦、上颌窦、筛窦、乳突气房及蝶窦等因含气,在CT片上均显示为低密度(黑色),CT值为-200Hu以下。在气腔周围常出现高密度线状伪影。4.脑脊液(在脑室、脑沟和和脑池内)呈低密度,CT值为3Hu~10Hu。5.皮下脂肪密度较脑脊液的密度更低,CT值为负值。表8-2-1常用颅脑正常组织CT值(单位:Hu) 在增强后CT图像上,脑灰质、脑白质、硬脑膜(大脑镰和小脑天幕)以及肌肉等软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化。脑内血管强化最明显,呈高密度影。(二)轴扫像轴扫像即横断面像是颅脑CT检查最常采用的层面,现简要叙述以听眦线为扫描基线的轴扫像。1.蝶窦层沿中线自前向后可见鼻中隔、上鼻甲、筛窦、蝶窦和枕骨斜坡。筛窦外侧为眼眶。蝶窦两侧的前外方和后外方分别有蝶骨大翼和颞骨岩部的断面,两者之间为颅中窝,其内容纳大脑颞叶。枕骨斜坡和岩部后方为颅后窝。脑桥与斜坡间的腔隙为桥池,内行基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上一个偏方: 中医辩证治疗抑郁症有用吗偏方药方 下一个偏方: 医学影像学课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