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偏方大全 >> 内科偏方 >> 神经系统 >> 正文  

论文 药物配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效果观察 论文

消退后仍长期遗留自发性疼痛,痛觉异常,痛觉敏感或感觉改变,称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PHN患者的疼痛通常为持续性灼痛,少数病人为波动性疼痛或绞痛。疼痛的特点是从后中线沿着单一的皮肤节段向腹侧播散,一般来说疼痛以单一的神经节段为主,有时可累及上下几个神经节段。在疼痛的区域可发生痛觉减退、感觉异常和感觉过敏。PHN是一种难治的持续性疼痛,患者常常四处就诊,情绪低落,寝食不安,生活质量极低,对治疗失去信心,甚至有自杀的念头。  本组120例患者均采取药物配合神经阻滞综合治疗。药物治疗首先采用强效镇痛药,选用奇曼丁和美施康定或奥施康定产生协同作用,迅速控制疼痛,阻断伤害性刺激向中枢的传入。一般认为阿片类药物治疗神经性疼痛无效或不敏感,但临床实践中大部分PHN患者采用强效镇痛药后均能迅速镇痛。曲马多的镇痛作用可用阿片和非阿片因素共同解释,阿片因素即结合并激活阿片片受体发挥作用,非阿片因素是通过影响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转运,即通过抑制去甲肾上腺素(NA)和5一轻色胺(5一HT)在神经突触体中的再摄取,提高脊髓中细胞外NA和5一HT水平,激活下行单胺能递质系统的脊髓疼痛抑制通路而发挥作用[4]。
  本组120例患者还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了神经阻滞治疗。神经阻滞是治疗PHN的主要手段,阻滞部位的选择原则是从末梢到神经干、神经根,酌情配合交感神经阻滞术。120例患者均采用皮内法,经皮内注射治愈出院的有69人,说明皮内法效果确切。其作用机制为:表皮与真皮之间有躯体神经感受器和交感神经感受器,分布密度为100一200个/平方厘米,感受器的换能、放大、电学、化学传导作用以及外来物质在上行轴浆流的转运已被现代神经生物、生理以及解剖学研究证实[5]。PHN病理学研究发现,急性带状疱疹脊髓炎病人,在背根神经节、后根和周围神经有急性出血性炎症,伴有脱髓鞘和轴突变性,皮肤、神经、背根神经节都含有病毒颗粒,PHN病人伴有脊髓后角萎缩,相邻节段的双侧DRG及在各自的周围神经有显著的炎症改变伴有淋巴细胞浸润,提示在某些病人急性带状疱疹后可引起进行性炎症过程。临床治疗的疗效也证实,单纯用局麻药行皮内注射,百度中搜索:药物配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效果观察
谷歌中搜索: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偏方:

  • 下一个偏方:
  • 相关文章
    论文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的若干问题
    直肠癌手术疗效和并发症观察   论文发
    论文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的若干问题
    直肠癌手术疗效和并发症观察   论文发
    论文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例 论
    我对抗抑郁的几个偏方 附文  生气时间
    医学论文 带状疱疹神经痛77例临床分析
    论文 药物配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
    论文 药物配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
    论文 活血通络酊联合微波外治带状疱疹
    医学论文 新型监测血液透析剂量方法的
    系统性红斑狼疮健康教育方法及作用浅探
    论文 构建较完善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药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