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偏方大全 >> 内科偏方 >> 内科杂症 >> 正文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辅导精华 慢性胃炎

维生素B12与内因子结合,导致恶性贫血。⑤其他:心力衰竭、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营养不良都可引起慢性胃炎。糖尿病、甲状腺病、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干燥综合征患者同时伴有萎缩性胃炎较多见。胃部其他疾病如胃液、胃息肉、胃溃疡等也常合并慢性萎缩胃炎。遗传因素也已受到重视。

  一、临床表现

  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症状的轻重与胃黏膜的病变程度并非一致。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贫血、水瘦、舌炎、腹泻等,个别病人伴黏膜糜烂者上腹痛较明显,并可有出血。

  二、医技检查

  1.胃镜检查

  ⑴浅表性胃炎黏膜充血、水肿、呈花斑状红白相间的改变,且以红为主,或呈麻疹样表现,有灰白或黄白色分泌物附着,可有局限性糜烂和出血点。

  ⑵萎缩性胃炎黏膜失去正常的桔红色,可呈淡红色、灰色、灰黄色或灰绿色,重度萎缩呈灰白色,色泽深浅不一,皱襞变细、平坦,黏膜下血管透见如树树状或网状。有时在萎缩黏膜上见到上皮细胞增生而成的颗粒。萎缩的黏膜脆性增加,易出血,可有糜烂灶。

  ⑶慢性糜烂性胃炎又称疣状胃炎或痘疹状胃炎,它常和消化性溃疡、浅表性或萎缩性胃炎等伴发,亦可单独发生。主要表现为胃黏膜出现多个疣状、膨大皱襞状或丘疹样隆起,直径5~10mm,顶端可见黏膜缺损或脐样凹陷,中心有糜烂,隆起周围多无红晕,但常伴有大小相仿的红斑,以胃窦部多见,可分为持续型及消失型。在慢性胃炎悉尼系统分类中它属于特殊类型胃炎,内镜分型为隆起糜烂型胃炎和扁平糜烂型胃炎。

  2.实验室检查

  ⑴胃酸测定:浅表性胃炎胃酸正常或偏低,萎缩性胃炎则明显降低,甚至缺乏。

  ⑵血清胃泌素含量测定:B型胃炎含量一般正常,A型胃炎常升高,尤其恶性贫血者上升更加明显。

  ⑶幽门螺杆菌检查:可通过培养、涂片、尿素酶测定等方法检查。

  ⑷其他检查。萎缩性胃炎血中可出现壁细胞抗体、内因子抗体或胃泌素抗体。X线钡餐检查对慢性胃炎诊断帮助不大,但有助于鉴别诊断。

  三、诊断依据

  1.中上腹、剑突下或两侧腹隐痛、不适、钝痛、饱胀、嗳气、反酸、消化不良等。碱性药物可暂时缓解疼痛。或有食欲不振、疲乏、贫血等。亦可全无症状,或有消化性溃疡样上腹痛。腹部体格检查无特殊异常。

  2.胃酸分泌功能可正常、降低或增高。胃窦及体部病变者胃酸降低。胃体黏膜萎缩者无胃酸,注射五肽胃泌素后,仍无胃酸及胃液分泌。

  3.胃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水肿形成,红白相间;或有黏稠黏液附着,出血点;或见黏膜色泽变淡、灰白,皱襞变细,黏膜下血管显露、黏膜变薄等。结合临床有助诊断。

  4.胃黏膜活组织检查:可确定浅表、萎缩或其他类型胃炎的诊断。

  四、治疗原则

  1.宜选择易消化无刺激性的食物,忌烟酒、浓茶、进食宜细嚼慢咽。

  2.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可用德诺(De-Nol)、羟氨苄西林、甲硝唑的三联疗法,青霉素试验阳性者可选用其他抗生素如四环素、红霉素、庆大霉素等。

  3.有消化不良症状者可给予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等治疗;腹胀、恶心呕吐者可给予胃肠动力药如胃复安、吗丁啉或西沙必利;有高酸症状者可给乐得胃或泰胃美,但萎缩性胃炎者应忌用制酸剂。有胆汁反流者可给硫糖铝及胃肠动力药,以中和胆盐,防止反流。

  4.萎缩性胃炎可给予养胃冲剂、维酶素、胃复春等,伴恶性贫血者应给予维生素B2和叶酸。

  5.外科手术适用于萎缩性胃炎伴重度不典型增生或重度肠腺化生,尤其是大肠型肠经者。

  五、预后

  慢性浅表性胃炎,预后良好,少数可演变为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伴有重度肠腺化生或(和)不典型增生者有癌变可能,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癌变率为2.55%~7.46%。

  对于急性胃炎应及时治疗,彻底治愈。少食用或尽量不食用对胃有刺激性的食物。戒烟酒;禁暴饮暴食。积极治疗口腔、上呼吸道的感染病灶,严防感冒。慢性胃炎有反复发作性,既使已治愈,也应经常注意引起本病的因素,防止再次发病。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偏方:

  • 下一个偏方:
  • 相关文章
    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
    皮肤癌诊断治疗方法 临床表现并发症治
    直肠癌症状 直肠癌有哪些临床表现 平价
    肛管直肠癌的临床症状
    直肠癌的临床表现 直肠癌症状
    非典肺炎临床诊断标准
    麻疹的症状及临床表现 健康普及网
    专家解读 紫雪丹 散 的临床新用验方
    手术治疗 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癌手术的
    脊髓灰质炎 2009年执业医师考试 病例信
     乳癖 临床表现知多少
    临床常用有效治疗肺癌的31种偏方
    专家解读 紫雪丹 散 的临床新用验方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