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硬化中医治疗诊断方法 中医治疗方药方剂 |
|
等药。 (6)肝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方中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活血化瘀,可加丹参、三棱、莪术等药。疼痛明显者加元胡、三七等药;兼气虚者加黄芪、党参;兼气滞者加香附、青皮,益气及理气亦有助于活血。 以上各证可以相兼,如脾虚湿盛证兼肝血瘀证,脾肾阳虚证兼肝血瘀证等等。 2.简易方治疗 (1)丹参30g,黄芪30g,党参12g,桃仁10g,甘草5g。水煎服。用于早期肝硬化,症状不明显者。 (2)黄芪30g,丹参30g,车前草30g,茯苓20g,猪苓15g,泽泻15g,汉防己10g,大枣5枚。水煎服。用于腹水患者。中药以脾大为主症或肝血瘀证患者,可服用大黄zhe虫丸。肝气郁结证患者,可服用逍遥丸或加味逍遥丸(6g,每日2次)或舒肝丸(早晚各1丸)。脾虚湿盛证患者,可服用参苓白术丸(6g,每日2次)。气虚明显者,可服用补中益气丸(6g,每日2次)。转氨酶升高者,可试服五味子制剂或联苯双酯滴丸。血清蛋白电泳异常者,可试服冬虫夏草菌丝制剂如至灵胶囊等。针灸推拿按摩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代偿期症状不明显者,可在一般保肝西药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中药如黄芪、党参、丹参、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等即可,亦可服大黄zhe虫丸。症状较明显或肝功能明显异常或肝硬化失代偿期出现腹水等症候时,则宜采取积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尤其腹水患者,可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的西药利尿剂,或适当多次输注白蛋白或血浆,往往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对顽固注腹水,有条件者可进行自体腹水浓缩静脉回输。合并肝性脑病或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以西医的方法为主进行抢救,有条件者可行食管静脉硬化剂治疗以止血,血止后再采用中药治疗,中药安宫牛黄丸对肝性脑病有一定的疗效,可配合使用。 护理康复预防针对引起肝硬化的病因来进行预防,是减少肝硬化发病率的关键。在我国,预防乙型及丙型病毒性肝炎是预防肝炎后肝硬化的重点。随着乙肝疫苗预防注射的普及和献血员筛选质量水平的提高,乙型及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的下降,肝炎后肝硬化的发病率将会相应减少。此外,积极防治、消灭血吸虫病、节制饮酒,避免应用损害肝脏的药物,加强劳动保健,防止工业生产中某些化学品慢性中毒,注意合理的饮食营养,以及早期发现、积极治疗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的疾病,无疑都是预防肝硬化的重要措施。历史考证...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上一个偏方: 第四节 脾的病机 脾病与肝 下一个偏方: 校注妇人良方 七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