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偏方大全 >> 内科偏方 >> 内科杂症 >> 正文  

从肝脾肾论治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观察

0%或无变化。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1总体疗效: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如下表,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注:统计方法,2检验,两组比较2=10.12,P<0.05

2.2NIH-CPSI评分观察:两组NIH-CPSI治疗前后比较如下表显示,两组治疗后患者的疼痛、排尿症状及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均P<0.05),但治疗组在这些方面的改善也均优于对照组(P<0.05)。

疼痛(pain)

排尿情况(urination)

生活质量(QOL)

12.46±3.20

2.52±2.01*△

1.48±1.18*△

1.39±1.23*△

12.27±2.96

6.53±2.17*

2.92±1.55*

3.13±1.76*

注:统计方法,t检验:*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下同。

2.3EPS量化观察:两组EPS量化评分改善情况比较表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能均减少EPS中WBC数目,增加卵磷脂小体数目,治疗组其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

WBC计数(WBCcount)

卵磷脂小体计数(lecithinbody)

0.61±0.58*△

0.65±0.62*△

0.96±0.72*

1.03±0.77*

2.4前列腺指检体征观察:两组前列腺指检体征情况比较表如下,治疗后两组均能改善前列腺指检压痛及质地状况,治疗组其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

压痛(presspain)

质地(texture)

0.63±0.58*△

0.63±0.60*△

0.98±0.73*

1.01±0.75*

2.5安全性观察:两组患者服药后均无明显头晕、无恶心呕吐、无血压不稳定情况,治疗后患者三大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显示中药治疗比较安全。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临床以会阴、耻骨、睾丸及尿道等局部症状,排尿症状,生殖功能和性功能改变,神经系统和精神症状等为主要表现。中医无“前列腺”的解剖名词,就其属性和位置相当于中医“精室”的概念,本病归属于中医的“淋病”、“精浊、“白淫”、“血精”等范畴。吾师认为其病位虽在下焦,但其发病与肝,脾,肾三脏的关系极为密切。首先肝主筋,而前阴为宗筋之所聚,是足厥阴肝经循行所经之处。《灵柩?经脉》篇说:“肝足厥阴之脉……过阴器,抵少腹。”肝气不舒,势必循经而发。此病患者平素多有急躁、易怒或郁怒、焦虑、思想压力重等特点,常导致肝气不舒,气机不畅[3],表现为神经衰弱症状如头晕、头昏、心悸、失眠、多梦、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等。另一方面气滞则湿停,气不化水则更加助湿生热,再加上外感湿邪入,或过食肥甘厚腻、醇酒炙博、辛辣之物,酿生湿热,困阻脾胃,或忧思伤脾,致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水湿内停。《素问?太阴阳明论》云:“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故易侵及下焦,水湿不循其常道而流注精室,或久病脾气下陷,脾不能升清降浊,则精微下注,发为本病。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灼热、尿道口滴白、会阴部重坠不适。本病反复发作,久病入络,或湿阻血瘀,或情志不调、气滞血瘀,或久病气虚血瘀,总之气不行血更使脉络阻滞而为瘀。出现腰骶部、会阴、小腹、阴茎、睾丸等部位疼痛不适。最后慢性前列腺炎与肾紧密相连,肾藏精,主生殖之精,司精和尿之排泄。若性生活过度,手淫过频,或久病劳累以致肾精耗损,或败精停滞精室,使肾气虚衰,肾精竭,封藏不利,则肾精自下。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素问?痿论篇》又云:“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说明了欲念频繁,导致肾精下泄,肾虚则不能固精,再加上肝主疏泄的失调作用,则临床常表现腰腿酸软,头晕耳鸣,面色黧黑。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阳萎,早泄,遗精,失眠多梦,血精,尿出白浊,小便淋漓不尽等症。

从上述可以看出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与肝脾肾的关系极为密切,但这三脏在其发病过程中又不是孤立的,各脏腑在病程上又是相互影响的。本病初起常是以湿热下注,迁延日久,可伤及脾胃,脾气虚则湿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偏方:

  • 下一个偏方:
  • 相关文章
    脾肾虚寒型胃癌患者治疗偏方
    浅论肝脾不调的辨证  吴飚
    什么是肝脾不调啊 临床表现是什么啊 
    调经促孕丸 适用于用于脾肾阳虚 瘀血阻
    这事情与中医的肝脾不调症一样
    中医辨证治疗脾肾气虚型月经不调
    肝脾不调证 syndrome of disharmony o
    肝脾不调 怎搞 
    肝脾不调
    肝脾不调与肝胃不和是由肝气疏泄不及还
    基于临床数据的肝脾不调证候诊断判定标
    肝脾不调引起脖子疼
    论肝脾不调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