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偏方大全 >> 内科偏方 >> 内科杂症 >> 正文  

肝脾不和 之便秘论治

自按时而下;芍药当归为臣,既能养血柔肝,缓肝之急,肝血得养,自能敛阳,且重用白芍30―60g配以当归又能协助白术有通便之能,取自《伤寒论。太阴病篇》中“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后世医家恒多用之,兹不累述。佐以桂枝,防风,紫菀。桂枝配白术既能增强温运脾阳之功,配白芍加强运下之力,且和防风相配,既能平肝,又能疏达肝气,使肝脏在制约中又不失其条达本性,且取风吹舟行之意。紫菀肃降肺气,从而通达大肠,润肠通便,前人早有论述,尚能助肺平肝。使以陈皮,甘草,条畅气机,则脾健肝平气运,大便自能畅通。“运脾调木饮”全方如下:桂枝15g白芍30―60g白术40―60g当归15g陈皮10g防风6g紫菀20g炙甘草10g

临床使用该方,只要患者符合上述脉症,即可放手使用该方,其中白术,白芍两味药的剂量一定要用足,至少在30g以上,往往一剂便效,屡试不爽。但切末就此住手,需续服四五剂,再每隔二三日服一剂或将该方熬膏久服,以一月为期,脉象平和方可停药。取王道无近功也。该方药性较为平和,不会造成大泻下。

1.张某某,女,27岁,体型肥胖,自云习惯性便秘,大便四五日或一周一行,先硬后软,解之费力,常常撑裂肛门,脸颊额头氟痤点点,甚为苦恼。长期服用麻仁丸,黄连上清丸等药,初服的效,停药复如故。视其舌体胖嫩,舌质边尖稍红,右脉沉细,左脉沉细弦,脉证相符,处以运脾调木饮,加入茯苓,竹叶,桑白皮,桑椹,五剂。二诊,云药后便行,日一至两次,便软成形,脸上氟痤也消退不少。诊其脉象尚无多大改变,嘱其每隔两日服上方一剂,连服一月,切不可间断,方能巩固疗效。后该患者因他病找吾诊治,云现大便已正常,基本每日一行等等。

2.李某某,女,48岁,长期便秘,每次上厕所至少半少时才能“完事”,虚坐努责,大便干结如羊屎,粒粒分明,依耐麻仁丸方略为轻松。别无所苦。舌淡苔白,脉象两关部皆浮大,重按乏力,左尺沉弱。遂处以运脾调木饮,加入淡苁蓉,黑芝麻,五剂。药后便下,嘱其将前方熬膏,日服两勺,可长期服用,以断病根。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偏方:

  • 下一个偏方:
  • 相关文章
    浅论肝脾不调的辨证  吴飚
    什么是肝脾不调啊 临床表现是什么啊 
    这事情与中医的肝脾不调症一样
    从肝脾肾论治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观察
    脾不统血是怎么回事 
    肝脾不调证 syndrome of disharmony o
    肝脾不调 怎搞 
    肝脾不调
    肝脾不调与肝胃不和是由肝气疏泄不及还
    基于临床数据的肝脾不调证候诊断判定标
    肝脾不调引起脖子疼
    论肝脾不调
    肝脾不和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