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郁气滞型胃痛的按摩治疗 临床报道 |
|
提拿捏脊健运法,捏拿背腰肌理气法,搓擦胃俞温中法,推揉腹部和中法,擦摩上腹散寒法,按揉腹部消积法。按揉阳明清热法。拿揉抖颤导滞法。现具体介绍各种手法的基本要领:
1.按揉背腰镇痛法:在单掌推背部膀胱经路线的基础上,叠掌揉,双掌根或双拇指交替按压膈俞至三焦俞一段膀胱经内侧线,注意局部重点取穴。
2.晃拨俞穴行气法:单掌根着力,依靠腕关节作于掌晃动动作,带动掌根晃拨,分别刺激肝、脾、胃、三焦俞等穴,手下压力要适度,晃拨频率均匀。
3.提拿捏脊健运法:双手拇、食指沿督脉路线自上而下反复捉拿(大椎穴至命门穴一段),施术捏脊法自下而上10次。
4.捏拿背腰肌理气法:在肩胛内移的基础上,拇、食指捏拿骶棘肌上段(肩胛间区段,轻拿轻放),亦可加用中指作捻转动作。
5.搓擦胃俞温中法:单掌根或小鱼际肌快搓两侧胃俞穴,搓后缓缓揉动,使热感渗透。
6.推揉腹部和中法:两拇指开三门、运三脘,单掌或双掌于左胁肋部快速推抚,称之推胃法;掌推腹部任脉路线;掌根轮壮顺时针推脘腹;叠掌揉上腹部,以左上腹为主。
7.擦摩上腹散寒法:用单掌反复擦上腹部,频率要快以温热为度:改用掌摩以上部位。
8.按揉腹部消积法:双拇指交替按压腹部任脉及两侧胃经路线,双掌重叠自上而下揉以上部位;双掌扣脐轮状揉腹部。
9.拿揉抖颤导滞法:在两掌波形揉脘腹的基础上,多指捏拿腹肌作抖颤动作。
10.按揉阳明清热法:用拇指或小鱼际肌分别揉于足阳明经前臂及小腿段,以按揉手、足三里穴为主。
笔者运用以上手法临床治疗病例72例,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44例;40岁以上47例,40岁以下25例;愈45例,21例好转,6例无效。
5、典型病例
病案1:赵某,女,30岁。出现胃疼、胃胀、食欲减退,口苦咽干,平素情绪抑郁,咽干梗阻,似有异物,吐之不出咽之不下。舌边紫黯,苔黄,脉弦。经诊断为慢性胃炎,曾采用西药治疗,经常反复,愈后较差。辨证:肝气郁滞,肝胃不和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处方:上述基本治法加减。疗效:患者1次按摩后症状减轻,5次后明显好转,1个疗程(15次)后基本治愈。巩固治疗1个疗程,嘱其饮食禁忌,随访1年未复发。
病案2:刘桌。男,42岁。患者多年来时有胃脘痛,近10天来疼痛加剧,痛时放射至肩背,呕吐酸苦水,口渴干苦,纳差,大便干,小便黄,舌暗红苔黄,脉弦数。经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服用中西药治疗效果均不佳。辨证:肝胃不和,气血瘀阻治法:疏肝和胃,活血化瘀处方:如上基本治法加减。疗效:患者1次按摩后明显好转,2个疗程基本治愈,巩固治疗1个疗程,嘱其饮食禁忌,至今未复发。
6、按语
按揉神阙,摩揉上腹部,为缓解胃痛的要法,宽胸利膈,理气止痛,配合按揉足三里则效果更佳,捏拿肩背诸穴则有较好的止痛作用。
胃脘痛多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有关。因此,一定要重视饮食与精神的调摄。患者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而殃及胃病的康复。切忌暴饮暴食,或饥饱不匀,一般少食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宜,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如烈性酒、浓咖啡、浓茶、生蒜等。避免食用过硬、过软、过辣、过冷、过热、过于粗糙的食物。进食要细嚼慢咽,这样使食物充分与唾液混合,以助消化和减少对胃的刺激。还要结合自己的体征,加强适度的运动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复发,促进身心健康。(张成)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偏方: 从皱纹看身体疾病 下一个偏方: 医方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