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偏方大全 >> 内科偏方 >> 内科杂症 >> 正文  

中国传统医学中的养生保健理念与方法 二

健身运动方法,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通利九窍、防病健身。

3、动静适宜

以动静来划分我国古代养生学派,老庄学派强调静以养生,重在养神;以《吕氏春秋》为代表的一派,主张动以养生,重在养形。他们从各自不同的侧面,对古代养生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在养生方法上虽然各有侧重,但本质上都提倡动静结合,形神共养。只有做到动静兼修,动静适宜,才能“形与神俱”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类经附翼医易》说:“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我国古代养生家们一直很重视动静适宜,主张动静结合、刚柔相济。动为健,静为康,动以养形,静以养气,柔动生精,精中生气,气中生精,是相辅相成的。实践证明,能将动和静,劳和逸,紧张和松弛,这些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处理得当,协调有方,则有利于养生。

从《内经》的“不妄作劳”,到孙思邈的“养性之道,常欲小劳”,都强调动静适度,从湖南马王堆出土竹简的导引图中的导引术,华佗的五禽戏,到后世的各种动功的特点,概括言之就是动中求静。动静适宜的原则,还突出了一个审时度势的辨证思想特点。总之,心神欲静,形体欲动,只有把形与神、动和静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符合生命运动的客观规律,有益于强身防病。

(四)正气为本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和早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机体正气的虚衰。正气的不足,是导致邪气损害人体,机体功能失调,产生疾病的原因;而正气旺盛,是人体阴阳协调,气血充盈,脏腑功能正常,能抵抗外邪免于生病的象征,是人体健壮的根本所在。养生保健学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认为延年益寿必须注意保养人体正气增强生命活力和适应自然界变化的能力,如加强体育锻炼,调节饮食起居及精神活动等。由此可知,中医养生学所指的“正气”,实际上是维护人体健康的脏腑生理功能的动力和抵抗病邪的抗病能力,它包括了人体卫外功能、免疫功能、调节功能以及各种代偿功能等。正气充盛,可保持体内阴阳平衡,更好地适应外在变化,故保养正气是养生的根本任务。

保养正气,就是保养精、气、神。从人体生理功能特点来看,保养精、气、神的根本,在于护养脾肾。在中国传统医学里,肾为先天之本,是人体阴阳的根本,与人的生长发育和衰老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脾为后天之本,为水谷之海,是气血生化之源,也就是说,人体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都化生于脾胃,脾胃的强弱也是决定人之寿夭的重要因素。因此,脾肾二脏关系极为密切,先天生后天,后天充先天。脾气健运,必借肾阳之温煦;肾精充盈,有赖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的补养。要想维护人体生理功能的协调统一,保养脾肾至关重要,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这是全身形、防早衰的重要途径。

(五)辨证施养

辨证施养是从辨证分析的角度,通过观察个体的反映状态和体质差异,充分考虑个体所在的时间和地域的不同,进行个体化的养生保健治疗。它很好地体现出中医养生保健的价值和特色。辨证施养的突出环节就是因时、因人、因地制宜。也就是说养生保健要根据时令、地域以及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制定相应的方法。

因时、因地制宜,实际上体现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人与“四时六气”以及地理环境的关系。因时制宜就是按照时令节气的阴阳变化规律,保持自身阴阳的相对平衡来防病养身。例如:春夏季节,自然界阳气生发,万物生机勃勃,对人而言,就要顺应自然生发之机,充养体内阳气。而秋冬时节,万物收藏,摄生也应与之相应,以护养阴精为主,使人体阴精内藏,以抗病延年。至于因地制宜,是指由于地势高低、气候条件及生活习惯各异,而采取相应的养生保健措施。

人的生命过程中,有幼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的不同阶段,女性还有经期、孕期、哺乳期、更年期,因人制宜就是根据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等来考虑不同的养生保健方法。这里说到的体质是指由于先天禀赋不同,人体素质有强弱与寒热之别,偏阴偏阳之异。了解体质偏颇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对养生保健有很大价值,对益寿延年很有帮助。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偏方:

  • 下一个偏方:
  • 相关文章
    男人壮阳有妙招 用传统中药食疗偏方
    中国人患肾病概论有十分之一左右
    中国人患肾病的概论为十分之一吗?
    皮肤癌的治疗方法 特色疗法 中国肿瘤热
    肺癌 肿瘤 胃癌 食道癌 癌症 肝癌 中国
    中国农业信息网
    中国普法网
    中国东营
    脐血 中国首例脐血移植医治淋巴癌在上
    膀胱癌食疗方 中国癌症医疗网
    中国丽水欢迎您 
    癌症肿瘤防治有神药吗  中国癌症网
    庸医为了钱指着健康人胸片说是癌症晚期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