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偏方大全 >> 内科偏方 >> 内科杂症 >> 正文  

右侧引入页面

推荐阅读 ?

荷美姿

  • 吃避孕药导致月经紊乱
  • 吃伟哥有依赖性吗
  • 预激综合症咨询
  • 维生素E有何作用
把这篇精彩文章收藏到:

每逢月经来潮时大便溏薄或泄泻次数增多,经后大便恢复正常者称“经行泄泻”。本病一般在月经来潮前2~3日即开始泄泻,至经净后,大便即恢复正常,也有至经净后数日方止。这种证候可持续数年,日久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以育龄期妇女多见,中药治疗预后良好,属中医的经行前后诸证,相当于西医的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经行泄泻主要原因是脾气虚弱为主,或因血虚肝旺,克犯脾气,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温运失常。本病的治疗以健脾止泻为主,调经为辅。如因肝旺脾弱者宜健脾抑肝。如因肾虚脾弱者直健脾温肾。【病因病理】1.脾气虚弱脾司运化,脾气主升,脾能统血。当经行之时,则血注于冲脉,以为月经。如因脾气素虚者,经行时而脾气更弱,以致运化无权,清气下陷,导致水湿停滞于肠,而为经行泄泻。2.肝旺脾弱肝主藏血,其喜疏泄条达,如因肝气郁结,肝郁横逆,克制脾气,则运化乏力,而脾气益虚冰温下流,亦可引起经行泄泻。3.脾肾两虚脾之运化有赖于肾阳的温运以助消化,肾阳不足,则导致脾阳不振,湿浊内聚,经行脾肾更亏,湿困脾阳而致经期大便泄泻。【诊断要点】1.根据每逢月经前或月经期出现大便溏薄或大便泄泻,经净后大便恢复正常进行诊断。2.需与慢性肠炎及其他肠道疾病作鉴别,可作大便常规检查、大便培养和肠镜检查等。【辩证分型】1.脾气虚弱经前或经行大便泄泻,呈周期性的发病,轻者大便溏薄,重者大便清稀,每日2~3次,下腹隐隐作痛,或不痛,或肠呜,面色少华,精神倦怠,饮食不佳。苔薄白,舌淡胖,脉迟缓无力。2.肝旺脾弱经前或经行大便溏薄或泄泻,倦怠乏力,少腹、胸胁胀痛,腹痛即泻。苔薄白,舌淡,脉细而弦。3.脾肾两虚月经前或经行大便清薄,或五更泄泻,面色晦黯,腰腿酸软,下肢畏冷,或脐中隐痛,小便清长。苔白滑,舌质淡,脉沉迟,或沉细。【分型治疗】1.脾气虚弱治法。健脾止泻。2.肝旺脾弱治法:抑肝健脾。3.脾肾两虚治法:温肾健脾。【注意事项】l.经行泄泻与体质虚弱有关,尤其是牌和肾虚弱者,因此平时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预防本病的发生。2.经行泄泻者少食油腻不消化食物。医生用药时尽量避免润肠、滑肠之药,如桃仁、胡桃肉、芝麻、杏仁、柏子仁等。3.经后可服健脾益肾中药调理,增强脾、肾功能,调整冲任气血平衡,能防止复发。4.对经行泄泻久治不愈者,或症状明显加重者,应考虑肠道病变可能,作大便常规、大便培养或肠镜检查等。[古方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本病2365例,全部治愈。

>>>进入求医问药<<<

>>>进入中医交流<<<


  • 上一个偏方:

  • 下一个偏方:
  • 相关文章
    您好 怀孕38周 已经是临产期 B超检查时
    右侧引入页面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