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偏方大全 >> 内科偏方 >> 内科杂症 >> 正文  

女科宝鉴

 赤芍 玄胡 冬瓜仁

本方为清肠饮去麦冬,加蒲公英、连翘、败酱草、红藤、赤芍、玄胡、冬瓜仁。

方中银花、黄芩、蒲公英、连翘、红藤、败酱草清热解毒;地榆清热凉血;薏苡仁、冬瓜仁清热利湿,消排脓;当归、赤芍养血散瘀;玄胡活血止痛;玄参滋阴解毒;甘草配赤芍缓急止痛。诸药合胜,凑清热解毒,散瘀排脓之功。

本证经药物治疗无效者,当考虑西医手术和保胎治疗,防止流产或早产

四、虫积肠中

「主证」 妊娠期间,脐周疼痛时作,或见吐蛔,便蛔,不思饮食,面黄肌瘦,甚或右胁呈钻顶样痛,肢厥面青。

「病机」 虫积肠道,扰乱气机。

「治法」 安蛔定痛,和中安胎。

「方药」 异功散(《小儿药证直诀》)合乌梅丸(《伤寒论》)加减。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陈皮 乌梅 细辛 干姜 黄连 当归 蜀椒 桂枝 白芍 砂仁 黄芩

本方为异功散合乌梅丸去附子、黄柏、加白芍、砂仁、黄芩。

方中异功散调理脾胃;乌梅丸安蛔定痛;白芍配甘草缓急止痛;砂仁、黄芩安胎。诸药合用,共凑安蛔定痛,和中安胎之功。

本症若见右胁钻顶样剧痛,服药后未能解除,则有引发流产或早产的可能,当予高度重视,临床可结合现代医学治疗。同时可予保胎药物。证情缓解以后,再进行驱虫治疗。

五、血虚气弱

「主证」 妊娠期间,小腹绵绵作痛,按之痛减,伴见一组血虚⑹之症。

「病机」 血虚气弱,胞脉失养。

「治法」 养血益气,安胎止痛。

「方药」 当归芍药散(《金匮要略》)加减。

当归 白芍 川芎 茯苓 白术 鸡血藤 桑寄生 首乌 黄芪

本方为当归芍药散去泽泻,加鸡血藤,桑寄生、首乌、黄芪。

方中当归、鸡血藤、首乌滋补阴血;黄芪、茯苓、白术健脾益气;川芎行血中之滞;白芍养血益阴,缓急止痛;桑寄生养血安胎。诸药合用,共凑养血益气,安胎止痛之功。

六、下焦虚寒

「主证」 妊娠期间,小腹持续冷痛,伴见一组肾阳虚⒁之症。

「病机」 下焦虚寒,胞失温养。

「治法」 暖宫散寒,养血安胎。

「方药」 胶艾汤(《金匮要略》)加减。

川芎 阿胶 艾叶 甘草 当归 白芍 小茴香 桑寄生 补骨脂 巴戟 杜仲

本方为胶艾汤去熟地黄,加小茴香、桑寄生、补骨脂、巴戟、杜仲。

方中艾叶暖宫止痛;巴戟、补骨脂,杜仲温肾助阳;甘草、白芍缓急止痛;川芎、当归补血和血;阿胶、桑寄生养血安胎;小茴香理气止痛。诸药合用,共凑暖宫散寒,养血安胎之功。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偏方:

  • 下一个偏方:
  •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