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疗 |
|
推荐阅读
?
![](https://www.gio.org.cn/pianfang/UploadFiles_6409/201104/2011042212341688.jpg) 荷美姿
- 吃避孕药导致月经紊乱
- 吃伟哥有依赖性吗
- 预激综合症咨询
- 维生素E有何作用
以花为药,治疗疾病,原本就是花的重要用途之一……花疗宋 佚名 神农本草图 以花入药,疗病养生,其历史与我国的医学史一样悠久。 传说我国在太古时代有个司农业、医药的神叫神农,又称炎帝神农,曾遍尝百草,辨明平、毒、寒、温种种赋性,用为药品治病。古人所说的百草不单指草类,而是花草、花木(即草本、藤本、木本)甚至灵芝之类寄生的菌类植物均可囊括其中,统而呼之,这个传统反映了我国先民在很早的时候已对我国大地上生长的各种植物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进行了探索,有了大致的认识和了解。 神农后来被民间百姓奉为药王菩萨,而以神农的名字命名的《神农本草经》则是一部我国有着最古老渊源的药物学专书,它汇集了先秦及秦汉时期我国的药物学成就,所载植物数百种,分别介绍其性味、功用和主治,并根据它们的药物效能和使用目的分为三品,上品无毒为君,中品微毒称臣,下品毒性剧烈号佐使,对后世具有深刻的影响。这些植物中,许多属于显花植物,我们的祖先或用其根,或用其茎,或用其皮,或用其子,或用其叶,或用其花,作为药材,救死扶伤,疗病养生。 在《神农本草经》中,我们可以读到这样的记述: “鞠华,味苦平,主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按,鞠华,即菊花的古写。菊花,古人发现它具有清热明目的功用,还认为它能养生延年。 “辛夷,味辛温,主五脏身体寒热,风头脑痛面黑干,久服下气,轻身明目,增年耐老。”按,辛夷因其花苞初生如荑而味辛,故名。取其花蕾未开,毛茸黄绿,无枝梗者入药为佳。 “款冬花,味辛温,主6逆上气善喘,喉痹,诸惊病寒热邪气。”按,款冬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其花蕾含款冬醇、植物甾醇等物质,入药有镇咳的效力。 “旋覆花,味咸温,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按,旋覆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其花入药可止吐、祛痰。 “羊踯躅,味辛温,主贼风在皮肤中淫淫痛,温虐恶毒诸痹。”按,羊踯躅其花有毒,须慎用,作祛风,止痛药,亦作麻醉药。 “芫花,味辛温,主6逆上气,喉鸣喘,咽肿短气,蛊毒鬼疟,疝瘕痈肿。杀虫鱼。”按,芫花又名闷头花、头痛花,其花有毒,入药可以泻水、逐痰。 《神农本草经》中的这些花药,一直作为我国传统的验方,在对症医治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约成书于春秋战国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经典,它同《神农本草经》相似,托名上古帝王,通过以黄帝与岐伯、雷公的对话形式阐述中国古代对医理的系统认识。这部专门讨论理论问题的著作还记载了十三种著名的处方,其中可用以除陈气的汤剂“兰草汤”,以菊科的兰草为药材,也属于一种花药治疗。 汉代张仲景,史称“医圣”,所撰《伤寒杂病论》中有关杂病的部分《金匮要略》,运用君臣佐使理论组方,详细介绍了大量的汤、丸、散、膏、丹等方剂,代表了当时医药学的最高水平。书中以花入药,例子颇多。如“侯氏黑散”;以菊花为主药,辅以白术、细辛等十余种药材,可治风癫病;“旋覆花汤方”,以旋覆花为主药,可治肝脏气血郁滞;“红蓝花酒方”,单用红蓝花一味,可治妇女腹中血气刺痛;“大黄牡丹汤”,以大黄、牡丹为主药,可治肠痈;“当归芍药散”、“枳实芍药散”以芍药为主药之一,分别可治妊娠腹痛和产后腹痛;“栀子大黄汤”、“栀子豉汤”,以[1] [2] 下一页 上一个偏方: 周仲瑛辨治疑难病症 1 下一个偏方: 科学防治牛皮癣是关键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