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中医的 气血失常 一 2 |
|
上升力量不足或气的下降力量过强)、气闭(即气的出入受阻)、气脱(即气失内守而散逸于外)等方面。1)气滞:即气机郁滞,指气的流通不畅,甚至阻滞,或气郁而不散,从而导致某些脏腑、经络功能障碍的病理状态。气机郁滞,在明代以前,多称之为“郁”。如《金匮钩玄?六郁》说:“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当升不得升,当降不得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也。”《医学正传?郁证》说:“丹溪曰: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其证有六:曰气郁、曰湿郁、曰热郁、曰痰郁、曰血郁、曰食郁。”而明代以后,“郁”则多指情志抑郁不舒。如《医碥?眩晕》说:“眩晕,因气郁者,则志气不舒”,又如《临证指南医案?郁》说:“郁则气滞,其滞或在形躯,或在脏腑,必有不舒之现症。……不知情志之郁,由于隐情曲意不伸,故气之升降开合枢机不利。”现代中医界,对于气滞,是指气运行不畅而停滞之证;而气郁,则主要是指气机郁结而不得发散的病理状态。故气滞宜通,气郁宜散,但一般都将气滞与气郁通称为气机郁滞。共4页:上一页1234责任编辑:林建和TAGS:梁启超儒学历史进化影响思想章太炎孔子顶一下(0)0%踩一下(0)0%上一篇:什么是中医“四气”?下一篇:什么是中医的“气血失常”(二)相关阅读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偏方: 美女的内调养颜经 贴图 下一个偏方: 周仲瑛辨治疑难病症 1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