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 ①虚寒:虚寒在月经病中多见于月经后期、经行量少、经来成块、痛经、闭经、经行感冒、经行胃痛、经行身痛、经行缠腰痛等。全身症状有面色苍白,唇色淡,口淡纳呆,小腹冷痛,形寒怕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润。脉沉迟。
②寒实:寒实证多见于月经病中的月经骤止、经来成块、闭经、经行感冒、痛经、吊阴痛等。全身症状有恶寒颤栗,无汗身痛,关节酸痛,腹痛拘急,舌淡红,苔薄白。脉紧。
(4)热证:月经病中的热证有实热与虚热之分。
①实热:实热多见于月经病中的月经先期、月经量多、经味腐臭、经行目衄、经行鼻衄、经行口渴、经行狂躁、经行咳血、经行便血、经行痤疮、经行紫癜等。全身症状有面色红、烦躁口干、或有发热、大便干燥、或稀溏臭秽、小便黄赤。舌质红绛,或干,苔黄。脉滑数有力。
②虚热:虚热多见于月经病中的月经先期、经期过长、经色鲜红、漏下淋漓、经行发热、经行口糜、经行口鼻干燥、经行心悸、经行乏力、经行咳血等。全身症状有面色潮红,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少寐多梦,盗汗,口咽干燥不渴。舌红,苔少或无苔,或有裂纹。脉细数无力。
以上从寒、热、虚、实几个方面叙述了月经病的辨证要点。在临床实际当中,病情复杂多变,证候错综复杂,往往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气病及血,血病及气,多脏合病。因此,在辨证中应抓住主证,把握病机,分清主次缓急,作出正确的诊断,确立恰当的治则,遣拟适宜的方药。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