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偏方大全 >> 内科偏方 >> 内科杂症 >> 正文  

如何辨别月经病的寒 热 虚 实

推荐阅读 ?

荷美姿

  • 吃避孕药导致月经紊乱
  • 吃伟哥有依赖性吗
  • 预激综合症咨询
  • 维生素E有何作用
  月经病的辨证,除根据月经之期、质、色、量、味等作为诊断的主要依据外,还应结合全身症状,以辨别病之寒、热、虚、实。

  (1)虚证:月经病当中的虚证主要的有气虚、血虚、脾虚、肾虚等。

  ①气虚:气虚证常见于月经病的月经先期、月经量多、经期过长、经来质稀、经色浅淡、崩漏、经行头晕、经行乏力等。全身症状有面色白,怕冷,精神萎靡,气短声低,头晕目眩,心悸多汗等。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无力或濡。

  ②血虚:血虚证常见于月经后期、月经量少、经来色淡、经来质稀、闭经、经行眩晕、经行心悸等。全身症状有面色萎黄,皮肤干燥,形体消瘦,头目晕眩,心悸少寐,手足麻木,低热,大便干燥等。唇舌色淡,舌体瘦薄,苔少。脉细弱,或细数无力。

  气与血互相依存,关系密切,常会相互影响。气血不足又往往与脾胃虚弱有关,辨证时应互为参考。

  ③脾虚:脾虚多见于崩漏、经行量多、月经稀发、经行嗜睡、经行泄泻、经行腹胀、经行呕吐等。全身症状有面色萎黄或虚浮,倦怠乏力,口淡乏味,不思饮食或食后腹胀,大便溏薄等。舌色淡,舌体胖嫩或有齿痕,苔白滑。脉缓弱无力。

  值得注意的是脾与胃相表里,脾虚则胃弱,故脾胃虚弱的证候,往往同时出现。

  ④肾虚:肾虚在月经病中最为常见,特别是在青春期与更年期月经病中尤为多见。肾虚有肾阴虚和肾阳虚之分。肾阴虚多见于月经量少、初潮或早或迟、青春期经乱、青春期月经稀发、年老经乱、经断复行、老妇血崩、经行血尿等。全身症状有面色晦黯或面颊烘热,颧红,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大便干燥。舌质红、少苔或无苔,或花剥苔,或舌有裂纹。脉沉细无力或沉细而数。

  肾阳虚常见于月经后期、经质清稀、月经过少、月经稀发、闭经、崩漏、月经初潮过晚、经行流涎、经行畏寒、经行浮肿、经行尿频、经行腹泻、经行腰痛等。全身症状有面色白,或有黯斑、畏冷、四肢不温,精神不振,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欲淡漠,五更泄泻等。舌质淡嫩,苔薄白。脉沉迟微弱。

  肾阴虚与肾阳虚,二者之间常会互相影响,阴损可以及阳,阳损可以及阴。临床上有相当多的病人是肾阴肾阳俱虚并见。

  (2)实证:月经病中的实证主要有气滞、血瘀、痰湿等。

  ①气滞:气滞常见于月经先后无定期、经质粘稠、经色紫黯、经行多少无定量、痛经、闭经、经行不寐、经行心烦、经行狂躁、经行腹胀、经行胁痛、经行胸痛、经行乳胀痛等。全身症状有精神郁闷,烦躁易怒,胸闷不舒,胁腹胀痛,头胀目眩,夜卧多梦,善太息,神志异常,舌色黯,苔薄白或微黄,脉弦。

  ②血瘀:血瘀多见于月经后期、经如牛膜、经来成块、月经过少、经色紫黯、痛经、闭经、经行头痛、经行昏厥、经行小腹痞块等。全身症状有口干不渴,皮肤呈现肌肤甲错,腹部刺痛,痛有定处。舌质紫黯,或舌边有紫斑,脉沉弦或沉涩。

  ③痰湿:痰湿内阻多见于月经后期、月经过少、月经稀发、经质粘稠、闭经、经行眩晕、经行嗜睡、经行乏力、经行痴呆、经行咳嗽、经行浮肿等。全身症状有头重眩晕,口中淡腻,胸闷腹胀,饮食不振,泛恶欲吐,形体肥丰,周身沉困,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腻。脉缓或滑,或沉滑或沉缓。

  (3)寒证:寒证在月经病中以虚寒证为多,属寒实者鲜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偏方:

  • 下一个偏方:
  • 相关文章
    夏季容易腹泻 如何轻松摆脱腹泻烦恼
    炎热夏季哮喘患者 饮食如何调理
    女性生育后 妊娠斑和妊娠纹如何消除
    养颜珍珠粉 中医教你如何服用更有效
    如何做好睾丸炎 日常护理呢?
    夏日喝粥可养生 如何鉴别化学粥
    警惕!春季如何预防常见骨伤病呢?
    如何处理烧烫伤要得法?
    男人阳痿该如何治疗呢?
    服中药该如何才能保证安全有效?
    五一假后运动减肥 如何应对“健身房侵
    春季如何 “吃”出健康?
    服中药如何能保证安全又有效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