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癫痫中医治疗辨证纲要 |
|
形寒肢冷,被疲乏力,气短自汗,二便失禁。阴血虚不能制阳,脉失其濡养滋润,血行又失其鼓动,故脉来虚而无力。阳虚不能蒸化水津,阳亏无以滋养上承,所以舌上少苔甚至无苔。 2.实痫 辨证要点: 由于实邪的性质不同,临床表现多不一致。主要有突然昏仆,四肢抽搐有力,或有吼叫,声高气粗,狂躁不安,胸闷烦躁,甚至神昏谵语,呼吸喘粗,痰涎壅盛,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脉实有力,知苔厚腻等。 在癫痫的虚实辨证方面要掌握以下几个要点:据神气辨,大凡少气懒言,喜静少动,昏睡欲卧者多虚;燥扰不宁,声高息粗者多实。便秘溺赤者多实,便溏尿清者多虚。四脉弦滑数,苔腻者多实,少苔,脉细弱者多虚。 病因病机: 痫病总多为虚实夹杂之证,具体或为上实下虚,或下实上虚,虚实之间,依据治疗情况可互相转化。 三、气血津液辨证 (一)气病的辨证 《素问》:"百病皆生于气也。"痫病临床上,常见的有气虚、气滞、气逆等。 1.气虚证 辨证要点:神情恍惚,精神萎靡,少气懒言,语声低微,自汗,心悸,怔忡,头晕,耳鸣,倦怠无力,食少,大便溏薄,小便清或频,脉虚弱或虚大等。 病因病机: 多见于癫痫发作日久或先天禀赋不足者。其病机主要由于元气不足,脏腑机能衰退,故出现少气、懒言、倦怠无力。卫气虚弱,失其固摄肌表的功能,故自汗;气虚不能营于上,则头晕目眩;气虚鼓动自行之力不足,故脉虚弱无力;心失所养,则心悸怔忡。 2.气怯证 辨证要点:易惊易恐,惊惕不安,惊悸怔忡,孤独离群,情感淡漠,多疑敏感,沉默寡言,夜难入寐,胸闷太息,口苦呕恶、舌淡,苔白腻,脉无力。 病因病机:此多见于痫病脾虚痰阻表现为惊痫者。中气不足,脾虚生痰,影响肝胆疏泄,志意怯弱而致。 3.气陷证 辨证要点:头目昏花,少气倦怠,腹部有坠胀感,或伴有脱肛,或子宫脱垂等。舌质淡、苔白,脉弱无力。 病因病机:癫痫病日久,气虚机能衰减,故见少气倦怠,清阳之气不能升举,则见头目眩晕;气陷于下,以致诸脏器失其升举之力,故见腹部坠胀,脱肛或子宫脱垂等。 4.气郁证 辨证要点:癫痫发作前后常有闷胀、疼痛不适。平素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悲观厌世,悲忧欲哭,失眠或心烦懊恼,纳呆腹胀,脉沉弦,舌质紫暗。 病因病机:此多由情志内郁,气机不畅,脏腑功能失调而成。气滞多责之于情志不舒,饮食失调、感受外邪,或用力努伤、闪挫等因素引起。气机阻滞,"不通则痛",故常引起局部闷胀、闪痛。疼痛发作时轻时重,或窜动作痛,且多在嗳气或矢气后减轻,并常与精神因素有关。 5.气逆证 辨证要点:胃气上逆时,可见呃逆、嗳气、恶心、呕吐;肝气升发太过,则可见头痛、眩晕、昏厥、呕血;肺气上逆时,可见咳嗽、喘息等。气逆扰乱神明则烦乱而发狂,行为冲动,脉行不定。 病因病机:此多由肺胃之气上逆以及肝气升发太过,气逆乱上,乱及神明所致。尤以狂痫多见。胃寒积饮,或痰食阻滞气机,或外邪侵犯胃腑,胃气失其和降而上逆,故见呃逆、嗳气、呕吐、恶心等;郁怒伤肝,升发太过,气火上逆,则见头痛、眩晕、昏厥,甚至呕血;感受外邪,或痰浊壅滞,使肺气上逆,故见咳嗽。 (二)血病的辨证 血来源来水谷之精,能充润营养全身,目之视、足之步、掌之握、指之摄、肤之觉,以及五脏六腑之功能,无不赖血之营养。血之病变也较广泛,常见有血虚、血瘀、血热3个方面。 1.血虚证 辨证要点:癫痫发作日久,面色苍白或萎黄无泽,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疲倦乏力,手足发麻,筋脉拘挛,抽搐瘛从,女性月经量少、延期甚或经闭,脉细弱无力,舌质淡等。 病因病机:血虚多由于失血过多,或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或久病,七情过度,消耗阴血等。血虚不能滋养头目,上荣心悸、失眠。血虚经脉失养则手足发麻,血虚不荣于舌,故舌淡,不能充盈于脉,故脉细无力。 2.血瘀证 辨证要点:血瘀兼有气虚时,可见身倦乏力,少气自汗,疼痛拒按,舌暗或有瘀斑等;血瘀兼有血虚时,则见头晕眼花,心悸失眠,肿块疼痛拒按,痛处不移,舌质淡或有瘀斑,脉细涩。痰瘀互阻者,可见肢体麻木,头痛头晕,面色黧黑,女性则痛经等。 病因病机:"久病入络","久病多瘀"。脑部或肢体外伤,或癫痫病日久,气虚运血无力,而致血行瘀阻,故见其疼痛拒按,舌紫暗或有瘀斑等血瘀之症,又可见乏力、少气、自汗等气虚之证。瘀血阻滞,新血不生而又致血虚,或本为血虚,又因其它原因引起血瘀,血虚不能充盈濡养,故见头目眩晕,心悸失眠,舌淡、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上一个偏方: 过量饮水导致疾病缠身 下一个偏方: 提醒 阳痿早泄患者忌用西洋参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