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癫痫中医治疗辨证纲要 |
|
患者体质有强弱,邪正有盛衰各方面的因素。因此,同是一个癫痫病,其所出现的症状,都不一定完全相同。所以我们对错综复杂的癫痫病及其临床表现,如果没有一个提纲来概括,就会感到茫无头绪,无从下手。若要找到癫痫病的关键,掌握其要领,使得很复杂的症状达到条理化,就必须运用八纲。因为任何一个癫痫病,癫痫的性质不属于阴,就属于阳,症状的表现不属于热,就属于寒,邪正的盛衰不属于实,就属于虚,均不出八纲的范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陆洲雷言:"辨别阴阳为诊断治疗之大纲,亦为中医之特长;五行可废,阴阳不可废也。"阴阳,是辨别疾病性质的总纲领,又是八纲的总纲,能用以统括其余的6个方面,即表、热、实属阳证,里、寒、虚属阴证。需要指出的是,临床上习惯所说的阴证实指虚寒,而阳证则实指实热证。但还有一些病证,我们根据它们的不同特点,也把它们分别归属于阴阳两大类证候之中,如气病属阳,血病属阴,脏病属阳,脏病属阴等,这些都是就这些病变的特性和相对病变的关系而言,并不是说这些病变都是由阴阳本身的变化所引起的,所以它们不属于阴阳本身病变的范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在临床上,尽管痫病表现复杂,但古今医家辨证就其发作期多首辨阴痫、阳痫以统分证候。事实上在缓解期阴阳辨证也很重要。古人多把急惊风属于阳痫,把慢惊风属于阴痫,即以阴阳划分;以证而言,则表为阳,里为阴,热为阳,寒为阴;以脉而言,阳痫其脉必浮大滑动数,阴痫其脉必沉涩弱弦微;以预后来讲,阴痫阳脉易治,阳痫阴脉难痊。《伤寒论?辨脉法第一》曰:"脉有阴阳者,何谓也。"其中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微,此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这辨脉的纲领在癫痫脉法上仍然成立。 疾病的发生,即是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所引起的病变。但在临床上要考虑到阴阳的相互转化问题,因为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不变的。 1.阴痫 辨证要点:卒然仆倒,不省人事,或昏愦,口吐涎沫,四肢抽搐无力,手足蠕动,四肢不温,二便自遗。发痫则面色晦暗,四肢不温,双眼半开半合,或抽搐时作,口吐涎沫,一般口不啼叫,或声音微小。也有仅为呆木无知,不闻不见,不对不语;或动作中断,手中东西落地;或头突然向前倾下,又迅速抬起;或二目上吊数秒乃至数分钟即可恢复,病发后对上述症状全然不知,多一日频作十数次或数十次。 休止期则多见面色苍白或暗淡,身重倦卧,倦怠无力,或萎靡不振,舌质淡而胖嫩,舌苔润滑。语声低微,静而少言,呼吸微弱,气短。大便溏或稀薄,饮食减少,口中无味,不烦渴,或喜饮,小便清长,身寒足冷,脉沉弱细溲或迟弱无力。 病因病机: 痰湿浊邪,蒙闭清窍,正气亏乏,元神被扰。 2.阳痫 辨证要点: 痫发多无明显先兆症状,旋即仆倒,不省人事,面色潮红、紫红,继之转为青紫或苍白,口唇青紫,牙关紧闭,两目上视,项背强直,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喉中痰鸣,或发怪叫,甚则多言,甚则狂言叫骂,呼吸气粗。大便燥结,或不利臭秽,恶食,口干而苦,烦渴引饮,小便短赤。腹痛拒按,身热足暖,脉浮洪数,或滑实而有力。移时苏醒,除感疲乏、头痛外,一如常人。舌质红、苔多黄腻,脉弦数或弦滑。 病因病机: 痰热之邪,上扰清窍,正邪交争,元神失控。 (二)虚实辨证 虚实辨证,是分析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虚指正气不足、虚证便是由正气不足所表现的证候。正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这也就是虚实的定义。一般疾病不外乎虚实两大类。痫病发作期多为实证,而休止期多兼虚证。 1.虚痫 虚痫,虽有阴、阳、气、血虚损的区分,但凡属虚证,皆为人体正气不足所表现的证候。也就是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辨证要点: 由于虚痫的范围较广,加之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的偏重不同,所以,临床表现较复杂,常见的有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表情呆滞,嗜卧喜睡,少言懒语。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形寒肢冷。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大便滑脱,小便失禁,舌上少苔或无苔,脉虚无力等。 病因病机: 虚证的形成,有先天禀赋不足和后天失养两大方面。孕、胎失当,禀赋不足,或饮食失调,后天之本不固,七情劳倦,内伤脏腑气血,房室过度,耗散肾脏真元,或久病以及失治、误治损伤正气等,均可致成虚痫。阳气虚、失去温运固摄的机能,所以面色苍白,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上一个偏方: 过量饮水导致疾病缠身 下一个偏方: 提醒 阳痿早泄患者忌用西洋参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