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偏方大全 >> 内科偏方 >> 内分泌系统 >> 正文  

中医脾的生理学基础研究 转帖

3)溶解食物使之作用于味蕾,引起味觉;(4)唾液淀粉酶可使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5)唾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人在进食时,食物的形状、颜色、气味和进食的环境等,都能形成条例:反射,引起唾液分泌。“脾”运化功能正常,则唾液分泌的质和量正常,食欲和口味正常,“脾胃”运化功能不正常,如湿困脾胃,则食少纳呆口腻。“脾虚”时,唾液淀粉酶白勺活性下降,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脾”的功能与口腔消化的关系。三、《素问集注》:“脾开窍于口;其荣在唇。”唇为口腔的前壁,由上、下二唇组成。唇的游离面是皮肤与口腔粘膜移行的部分,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运化功能正常,气血化生旺盛,则唇红润有泽。“脾”运化功能不正常,气血生化不足,则唇淡而无泽。唇从色泽方面反映了“脾”主运化,化生气血功能是否正常。4.在上、下颌牙槽的表面和牙颈周围都被覆着口腔粘膜,称之为牙龈。正常颜色为淡红色。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而色淡;脾气虚弱,不能统血而齿衄,即牙龈出血。故牙龈的颜色,出血状态可反映脾的功能。以上四方面,反映了“脾”与口腔的生理病理上的关系。故《灵枢?师传》说:“脾者,主为卫,使之迎粮,视唇……好恶,以知吉凶太阴湿土湿者,太阴土气之所化也,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人为脾。太阴以湿土主令,辛金从土而化湿,阳明以燥金主令,戊土从金而化燥。己土之湿为本气,戊土之燥为子气,故胃家之燥不敌脾家之湿,病则土燥者少而土湿者多也。太阴主升,己土升则癸水与乙木皆升。土之所以升者,脾阳之发生也,阳虚则土湿而不升,己土不升,则水木陷矣。火金在上,水木在下,火金降于戊土,水木升于己土。戊土不降,则火金上逆,己土不升,则水木下陷,其原总由于湿盛也。《子华子》①:阴阳交,则生湿。湿者,水火之中气,上湿则化火而为热,下湿则化水而为寒。然上亦有湿寒,下亦有湿热。湿旺气郁,津液不行,火盛者,熏蒸而生热痰,火衰者,泛滥而生寒饮,此湿寒之在上者。湿旺水郁,膀胱不利,火衰者,流溢而为白淫,火盛者,梗涩而为赤浊,此湿热之在下者。便黄者,土色之下传,便赤者,木气之下陷。缘相火在水,一线阳根,温升而化乙木。木中温气,生火之母,升则上达而化火,陷则下郁而生热。木气不达,侵逼土位,以其郁热传于己土,己土受之,于是浸淫于膀胱。五行之性,病则传其所胜,其势然也。阴易盛而阳易衰,故湿气恒长而燥气恒消。阴盛则病,阳绝则死,理之至浅,未尝难知。后世庸愚,补阴助湿,泻火伐阳,病家无不夭枉于滋润,此古今之大祸也。相关阅读:也许,中医的脾,应该至少包括胰脾胃2肠和肝,部分胆。胡来元,男,1953年8月15日出生。福建漳州市人。职称,教授。主要从事全科医疗。中医特长中内兼妇幼及保健。主要医学观点:坚持中医理论为主体,多学科知识渗透与合作。访问量:7599708日志数:2610建立时间:2008-01-15更新时间:2009-10-23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 上一个偏方:

  • 下一个偏方:
  • 相关文章
    中老年牙齿易过敏 用中医偏方帮你治疗
    夏天上火易便秘 中医推荐几种食疗偏方
    中医治疗脱发 十大偏方帮你缓解
    夏季巧用苹果醋汁 中医帮你赶走头屑烦
    脚出汗 用中医日常治疗的方法有哪些?
    偏头痛 中医力推按摩头部有助缓解
    原癌基因人人有 中医推荐六种防癌秘方
    炎夏常见血热 中医四招妙方帮你凉血
    四款遗精疗法 中医推荐的小偏方
    南瓜瓤红糖 中医力推女人增乳佳品
    女人不孕症 中医推荐饮食偏方
    中医师阐述 治疗胃病有神药
    内分泌失调危害大 中医六招帮你调节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