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偏方大全 >> 内科偏方 >> 内分泌系统 >> 正文  

中医脾的生理学基础研究 转帖

,其余为糖类,脂类和不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盐等。骨骼肌所含蛋白主要有四种:即肌球蛋白、肌动蛋白、肌钙蛋白和原肌球蛋白。它们是肌肉舒缩活动的物质基础;肌肉中的糖类是肌肉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不含氮物质中的三磷酸腺苷(ATP)、肌酸、磷酸肌酸是肌肉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无机盐中的Ca++、Mg++、Na+等都直接或间接参加或影响肌肉的舒缩运动功能。肌肉收缩活动的完成必须具备以下几个主要条件:一、起动因素:包括神经冲动的到达和传递,神经──肌接头(运动终板)结构和功能的正常。二、能量的生成和供应:肌肉收缩的能量来源主要是肌糖元和ATP的分解、激活和不断补充。三、Ca++的存在:Ca++是调节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相互作用,引起肌丝滑动的决定因素。Na+影响Ca++的运转,Mg++影响ATP酶的活性。以上几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发生障碍,则导致肌肉收缩活动和肌张力的失常。大家都知道,胰腺的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为主的对食物消化、营养物质及无机盐的吸收和体内物质代谢等过程的作用,都与肌肉活动的上述三个主要环节有密切关系。首先,肌纤维中四种主要蛋白质的生成和更新依靠血中氨基酸来保证。血液中氨基酸是以胰腺外分泌为主的对消化道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而来,同时胰岛乙细胞产生的胰岛素可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加强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其次,神经──肌接头部位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硷的生长是在胆硷乙酰转移酶催化下由胆硷和乙酰基合成。胆硷需要甘氨酸,丝氨酸,蛋氨酸等参与下合成。糖的有氧氧化可提供乙酰基。显然,乙酰胆硷合成的几种氨基酸和酶蛋白合成的氨基酸,提供乙酰基所氧化的糖类都是依赖血液来供应。血液中氨基酸和糖类的含量又与胰腺的外分泌和内分泌活动有直接关系。第三、肌肉活动的能源物质主要是肌糖元,而肌糖元是直接摄取血液中葡萄糖来合成。胰腺的内、外分泌功能与糖的吸收和在体内的代谢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素问、六节脏象论篇》说:“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可能是指由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物质代谢的异常,影响了乙酰胆硷的生成、更新和作用,使神经──肌肉接头处正常神经冲动传递障碍;也可能是由于影响了肌细胞本身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过程,导致肌肉运动功能失常,继发肌肉消瘦和萎缩。中医的“脾主肌肉”还应包括内脏平滑肌的生理功能。内脏平滑肌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基本上与骨骼肌相似,但在功能上除受神经──体液调节外,还具有自主节律性活动。内脏平滑肌张力降低和运动减少,中医归于“脾气虚”。如常见的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肾下垂等症状,中医称为“中气下陷”。由于胃肠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体内营养物质及无机盐的补充来源不足,影响了内脏平滑肌内物质更新和能源供应,或影响神经──肌肉接头外化学递质的生成和更新,发生平滑肌紧张力降低,运动减弱。如果上述分析是正确的话,那么中医所说“脾主四肢”就容易理解了。有人统计,骨骼肌占全身体重的40%,而骨骼肌的80%分布在四肢。四肢活动的动力是由骨骼肌的舒缩功能承担。上面已经提到,骨骼肌的组成成分及其成分的更新,运动能源的供应、神经──肌肉接头处神经递质的生成等都依靠食物的消化、吸收来维持。因此,四肢运动力的强弱与“脾主运化”的功能就有直接的重要关系了。《灵枢.本神篇》说:“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李东垣《脾胃论》指出:“形体劳役则脾病、脾病怠惰嗜卧,四肢不收……”。”说明“脾气虚”和“脾病”都可使四肢运动无力。根据中医“脾气充,而后肌肉长”的理论,采用“健脾益气”的治疗原则,则可收到良好疗效。总结以上讨论,可以得出结论说:中医所说:“脾主肌肉和四肢”,实际上是以胰腺外分泌和内分泌为主的对食物消化,营养物质吸收、输布和代谢等过程的影响,作用于骨骼肌、内脏平滑肌活动的外在表现。4.2.3“脾统血”的理论分析:“脾统血”功能指的是,“脾胃”通过其运化功能,从食物中摄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及推动气血运行的物质和能量,气血并行,则血液循行于经脉之内而不外溢。从现代医学的基础理论来分析,中医所说“脾统血”的脾,主要是指现代解剖学上的脾脏有关功能,另外也涉及到消化器官对造血、凝血原料的消化及吸收功能。现代解剖学上的脾脏是位于血液循环的通路上,对血液的生成、破坏、过滤、凝固以及外周血循环量的调节都有直接关系。脾脏在组织结构上,外面包绕有较坚固而有弹性的被膜,内、部由红髓和白髓两部分组成。其中红髓占绝大部分,红髓主要由大量的血窦和网状组织以及各种血细胞组成。血窦是容纳、过滤血液和破坏衰老红细胞的重要场所。白髓是以淋巴细胞和网状组织为主要成分的组织,是淋巴细胞繁殖的场所。由脾的结构和功能看,说它有“统血”作用是颇有道理的。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脾脏与血液的生理活动有多方面的关系,现分述如下:一、造血作用:脾是人体内重要造血器官之一。在胚胎发育的第2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上一个偏方:

  • 下一个偏方:
  • 相关文章
    中老年牙齿易过敏 用中医偏方帮你治疗
    夏天上火易便秘 中医推荐几种食疗偏方
    中医治疗脱发 十大偏方帮你缓解
    夏季巧用苹果醋汁 中医帮你赶走头屑烦
    脚出汗 用中医日常治疗的方法有哪些?
    偏头痛 中医力推按摩头部有助缓解
    原癌基因人人有 中医推荐六种防癌秘方
    炎夏常见血热 中医四招妙方帮你凉血
    四款遗精疗法 中医推荐的小偏方
    南瓜瓤红糖 中医力推女人增乳佳品
    女人不孕症 中医推荐饮食偏方
    中医师阐述 治疗胃病有神药
    内分泌失调危害大 中医六招帮你调节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