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
荷美姿
- 吃避孕药导致月经紊乱
- 吃伟哥有依赖性吗
- 预激综合症咨询
- 维生素E有何作用
第三十六章内源性疾病之困惑与化解355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益发达,尤其是生命科学的技术更是层出不穷,为人们的医疗保健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对疾病的认识也更为深入与透切了。疾病可以由外在的因素直接引发,如病毒,细菌,致病的化学物质等,这类疾病可以称为外源性疾病。除此以外,有相当多的疾病系由内源性的因素引发的,即机体的内分泌失调,或者器官功能的失衡所引发的,如高低血压,冠心病,II型糖尿病,这类的疾病可以称为内源性疾病。
提起疾病,人们往往把其与细菌、病毒相联系起来,而且还认为西医无论面对什么疾病均无所不能,什么疾病都可以治疗的。事实上,情况并不如此乐观,对一些细菌性的感染,西医的治疗的确疗效迅速,而对一些病毒性的感染,如感冒等有些效果,面对乙型肝炎,艾滋病等病毒性疾病就无能为力了。对II糖尿病、高血压等这类由多器官功能失调而引发的疾病更是束手无措了,只能采取让患者终生服药的治标方法进行治疗。人们不禁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为什么还会有诸如此类的情况出现呢?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上述疾病的病因又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通过研究,科学家发现诸如II型糖尿病,高血压的引发均受到多个基因的调控,也就是说这些疾病的产生系由多个基因功能的失调协同引发的,要想从根本上治愈这些疾病的话得同时把多个基因的功能恢复正常方可实现。可是以西医目前的技术水平及能力,要想恢复单个基因的功能都难以做到,更谈不上同时恢复多个基因的功能了。
冠心病也是由多基因功能的失调或者多器官功能的失调而引发的,对于冠心病的治疗,西医发挥其优势把多基因功能的恢复搁置在一边,用手术的方法改善心脏血流的状况从而治标的角度暂时解决了问题。用手术去解决问题并非都能凑效的,对II型糖病,高血压这类没有明确主管器官的疾病,手术就找不着北了,只能退而求次,用药物控制症状,同时也让迫使患者接受终生服药的痛苦事实。
当今疾病正朝向复杂性和多样性转变,代谢、遗传、免疫性疾病更趋普遍化,这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居住环境、心理调适等不无关系,属多因诱发(权威部门的资料统计显示,当今致病因素中,基因遗传和病源微生物各占10%,非生物因素、心理、社会、文化等因素占30%,人的自身行为影响占50%)。因而西医学的分科就诊和“一因一果”式的治疗,往往效果不大。以癌症为例,致癌因素是复杂的(有食物、吸烟、病毒、公害、职业和生活方式等)。抑制因素也是多重的(如维生素C、A、D、少盐、防病毒、控制体重、提高免疫力等)。治愈“多因一果”和“一因多果”的疾病,决非可“一刀”了之,或“一化”了之的。即使科学研究解读了人体的全部基因密码,西医也难以宣布;人类可以从此与癌“无缘”。因为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原癌基因”原是生命体中最重要的基因,从单细胞生物到人都有这种基因存在,而且在漫长的进化中,几乎没有发生改变。至于,这种基因为何出现变异,仍是一个不解之谜。甚至还有研究发现,即使人体有癌细胞,若能令它不致受激突发,人的一生还可以与之“和平相处”20左右。
综上所述,对于“多因一果”尤其是“多因一果”的内源性疾病,现代的西医还是颇感无奈的,甚至是无从下手。
我国有的中医专家学者把内源性疾病称之为“内源性病邪”。
1、内源性病邪的定义与特征所谓“内源性病邪”是指机体内部固有的、突发的或逐渐滋生的致病物质,这些致病物质可以直接导致机体机能紊乱,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它包括一切有形或无形的、对机体的任一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