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治糖尿病 健康 |
|
并发症的防治。在胰岛素问世以前,急性并发症常危及患者的生命,如当血糖超过25mmol时就会发生酮症酸中毒,救治不及时可危及生命。现在的危险则主要是慢性并发症。因慢性并发症可涉及到所有脏器。如糖尿病肾症病,患病10年以上的发生率可达53%,糖尿病眼病,I型糖尿病100%,II型糖尿病60%。致盲率可达15%。糖尿病心脏病发生率达75%。糖尿病脑病29%,糖尿病高血压40%。末梢神经病变60%。还有糖尿病足等。数字触目惊心,危害可见一斑,真可谓糖尿病要钱,并发症要命啊! 科学研究发现,所有的并发症都是从血管的受损开始的,并发症的多少和轻重与血管损伤的程度成正比。糖尿病是糖代谢紊乱的结果。而糖代谢紊乱必然导致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紊乱。当血糖、血脂、胆固醇都增高时,血液的黏度必然增高,而黏稠血液的流速较正常血液要减慢许多。这就导致各脏器的血氧、营养的供应量减少。天长日久,就必然导致脏器生理功能的下降和病理改变的发生。血黏不但使血流速度减慢,更会导致脂肪、胆固醇等在血管内膜上的沉淀。造成动脉硬化,使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进一步造成供血量的下降。机体的毛细血管本来就很细,仅为头发的1/10,当管腔发生不同程度变细或堵塞后,远端肢体的血供就会明显下降,从而出皮肤瘙痒,手脚发凉、麻木,皮肤颜色变紫,甚至溃烂。视网膜供血不足轻则视力下降,重则失明。大脑供血不足就会记忆力下降,失眠多梦,甚至痴呆。心脏供血不足就会心律失常,心绞痛,冠心病。根据并发症的病理改变和临床症状,治疗上首先是治血,也就是说要先降血糖、降血脂、降血黏。降糖的问题前面已讲过。降血脂的药物非常多,但多数效果不好,且对肝、肾的损伤都比较大。血脂、胆固醇偏高都是吃出来的。所以治不如防,控制总热量的摄入是减少收入,加大运动量和强度是支出,只有支出大于收入,体重才会减少,血脂、血黏才会下降。吃药当时血脂可能下降,但停药肯定反弹。故吃药绝不是降血脂(减肥)的好办法。 ★★★ 糖尿病的防治和并发症的防治,只是阶段的不同,基本方法是一致的。坚持合理饮食才能使营养均衡,各组织器官得到充足均衡的营养,功能才会正常。坚持适量运动,就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就能防病于未然。坚持科学用药,有病早治,糖尿病是可以治愈的。保持良好心态,对糖尿病的治疗比吃药更重要,坚持多学科普知识,当好自己的医生,就不会被误导,治疗上就不会走弯路。 另外,对重要脏器定期监测,眼底每半年一次,视网膜病变临床上分为6期,并三期称为临床早期,此阶段的病变可以通过治疗使病情得到控制或逆转。因此定期检查对早期治疗和愈后均有重要意义。肝功能每3个月一次,糖代谢紊乱必然导致脂肪代谢紊乱。有专家建议把糖尿病改名叫糖脂病。脂代谢紊乱可引起脂肪肝,口服降糖西药均需肝脏进行分解,长期服用必然造成肝损伤,故定期检测,一旦发现损伤应及时更换药物并进行对症治疗。心电图检测每半年一次,脂代谢紊乱可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心供血不足、冠心病,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增加检测次数。肾功能每3个月一次,长期口服西药,尤其是磺脲类药物,经肾排泄率高达70%以上,故对肾的损伤很大,一旦出现异常,必须及时停服西药,并进行有效治疗。肢体远端尤其是双脚应经常进行自我监测。 请大家记住这些话:远离致病因素,做到以防为主,赶好五驾马车,享受健康生活。(本文系个人研究之观点,不代表商报观点。版面原因,本文有删减) 整理/记者朱忠鹤
引用本稿请注明来源为锦州新闻网,做人要厚道!新闻来源:
上一页 [1] [2] [3] 上一个偏方: 区域系统物质代谢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 下一个偏方: 学生饮水工程 学生饮水市场分析 济南世佳纯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