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偏方大全 >> 内科偏方 >> 内分泌系统 >> 正文  

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的治疗 深圳同仁妇科医院

心理健康。

  平衡内分泌――做个漂亮的健康女人

  内分泌疾病,不仅表现在女性易患的面部黄褐斑、乳房肿块和子宫肌瘤上,还可能引起免疫系统疾病、骨质疏松症、高脂血症等病症。这些病发生的根源就在于内分泌失调,而治疗也应该从平衡内分泌开始。

  现代女性由于本身有经、带、胎、产等特殊生理过程,日常生活中又肩负工作、家庭的双重压力,往往比其他人群更易受到风、寒、暑、湿、热等外邪的侵害,导致气机失调。因为女性较敏感,情绪不稳定,又易因忧郁、急躁、怒气、思虑过度等内在因素扰乱气血运行,从而导致内分泌失调。

  三、如何诊断内分泌失调性不孕

  1、LH、FSH值测定卵泡期血中FSH正常值是5.2―14.4mU/ml,LH正常值是1.8~7.4mU/ml。FSH、LH值过低提示丘脑―垂体功能障碍。两者都高提示卵巢功能障碍。LH高值、FSH正常时高度怀疑多囊卵巢。

  2、催乳素(PRL)测定血中卵泡期PRL正常值为25ug/m1以下,超过此限可诊断高催乳素血症。

  3、治疗诊断法应用孕激素试验或雌、孕激素联合试验可鉴别闭经为第一度或第二度。两者的治疗方针和预后不同。首先给闭经患者孕激素(注射黄体酮或口服安宫黄体酮),如有撤退性出血称为第一度闭经。如无撤退性出血,再行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如人工周期疗法),如有撤退性出血称为第二度闭经。如经2~3个周期人工周期疗法仍无撤退出血可诊断为子宫性闭经。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

  内分泌失调的西医治疗:

  西医对于各种病因所致的机体分泌失调,主要是采用激素类药物调理:

  1、已烯雌酚和黄体酮:于月经的第5天或用黄体酮撤退出血的第5天,5毫克/日,连用20天,在最后5天加用肌往黄体酮,20毫克/日(或口服安宫黄体酮4毫克,每日3次),一般停药后5天左右即可有月经。

  2、妈富隆:月经周期第一日起1片/日,连服21天,7天后再开始第二个周期。

  3、达英-35:月经周期第一日起1片/日,连续服用21天,停用7天,第8天开始服第二个周期。

  4、其它用药:包括补佳乐、倍美力、克罗米芬、绒促性素等促排卵治疗。

  在长期应该激素类药物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众多专家体会到副作用很大,并发症很多(如:肝肾功能损害、脂肪代谢紊乱、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未破裂卵泡黄体化综合征、妊娠后流产率较高、黄体功能不全、排卵前宫颈黏液的羊齿状结晶消失、卵巢癌等),逐渐引起医学界及患者的高度重视,转向采用中医中药调理。

  内分泌失调的中医治疗:

  中医对于内内分泌失调的治疗从肝、脾、肾入手,针对每一种病因辨证论治;本病中医责之为虚实两端,虚证多因肾阴阳虚、气血不足,实证多因肝气郁结或痰瘀于内,不能养精成孕。月经不调是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深圳同仁妇科医院妇科专家提醒:中药对调整女性内分泌有独到的疗效。一般通过调理气血、化瘀散结、补益冲任着手,调理女性各脏器功能,从而调节内分泌,消除体内瘀积,使雌、孕激素的分泌水平趋于均衡状态。另外,现代女性还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就医指南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宝安大道与西乡大道交汇处

  24小时咨询电话:0755-27909999

  乘车路线:

  367、356、311、338同仁医院站下

  319、320、631、630、717、610、794、866、608、548、626西乡码头站下

  QQ在线咨询:450333999

  医院提醒:个人体质不同发生疾病的程度及症状不一,须遵循主治医师指导治疗最佳。如有其它疑问可与我院专家在线免费咨询与指导,或可拨打免费咨询专家热线:0755-27909999咨询。或者免费QQ在线咨询:450333999。祝您健康快乐!

(责任编辑:李红)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偏方:

  • 下一个偏方:
  • 相关文章
    内分泌失调危害大 中医六招帮你调节
    治疗女性内分泌失调 中医指出六大偏方
    内分泌失调用中医偏方调节法治疗
    中医偏方教你简单方法调节内分泌失调
    中医指出治疗女性内分泌失调 六大方法
    中医指出治疗女性内分泌失调的六方法
    用中医偏方简单有效调理内分泌?
    调节内分泌应该多吃的7种食物?
    调节内分泌要多吃7种食物
    调节内分泌应吃这7种食物?
    中医调节内分泌应多吃7种食物?
    调节内分泌要多吃这些食物?
    调节内分泌应多吃的7种食物?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