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偏方大全 >> 内科偏方 >> 呼吸系统 >> 正文  

40个鼻炎偏方 让您远离鼻炎困扰 鼻炎论坛 鼻炎

症:鼻渊
配方18
薄荷(后下)、石菖蒲各6克,桔梗、牛蒡子、辛夷各9克,荷叶、连翘各12克,细辛3克,元参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慢性鼻炎风火证
配方19
连翘、南沙参各12克,桔梗、荆芥、诃子肉各6克,麻黄、细辛各3克,辛夷9克,银花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慢性鼻炎风寒证
配方20
葱须20克、薄荷6克、蔓荆子15克。
制法:上述药物加水煎,取汁即可。
用法:代茶饮用,每日1剂。
适应:急、慢性鼻炎。
【二】食疗法
配方21
蒜、醋
制法:将蒜削除根皮装入酒坛中再灌满醋浸没蒜瓣为止,然后密封。一个月后启封。
用法:边食蒜、边用小口瓶装上蒜醋,每晚对准双鼻熏半小时。
适应:

【三】熏洗法
配方22
辛夷15克,双花15克,公英10克,地丁10克,防风10克,虫退5克,黄芩10克,丹皮8克,菊花8克,白藓皮10克,白附子8克,桂枝8克。
制法:将以上药物水煎取500毫升药液
用法:趁热用药液蒸气熏鼻,熏时患者应尽量深吸气,使药蒸气进入鼻腔内。待药液变温后,即可用药液冲洗鼻腔。每日熏洗3次,连用3~5日即愈。
温馨提示:患者应注意平日少食辛辣及腥物,多食蔬菜水果,躲避异味,冷天应注意保暖,平时多锻炼,尽量用冷水洗脸。
适应:过敏性鼻炎
配方23
白萝卜、水
制法:取白萝卜3一4只放人锅中加清水煮,
用法:沸后又即用鼻吸蒸气,数分钟后,鼻渐畅通,头痛消失。
适应:鼻炎
配方24
洋葱
制法:将葱白一小把或将葱头(洋葱)三四个切碎煎汤。
用法:煮沸后用鼻热气。
适用:鼻炎
配方25
新鲜桔子皮
制法:挤新鲜桔子皮
用法:用新鲜橘子皮对准鼻孔猛然一挤,把挤出的汁液喷入鼻腔,鼻子很快就会通气。
适用:鼻炎
配方26
维生素C
制法:将维生素C碾碎成粉末。
用法:吸少量入鼻,鼻子就会通气了。
适用:鼻炎
配方27
热开水
制法:将水煮沸
用法:用热开水熏,敷鼻子,早晚各一次。
配方28
凉水
制法:凉水
用法:每天早上,手上捧点凉水,用鼻子吸,刚开始不能深吸,有呛水的感觉后醒出,重复几次,每天也可多次。坚持一个月以上。
适用:鼻炎
【四】塞药法
配方29
苔藓
制法:用小铲把苔藓刮下来,放碗里用水泡上半日,洗净后放在水碗里泡着备用。用单层纱布卷绿苔,比自己鼻孔稍细。
用法:塞入鼻孔中,晚上睡觉时塞一个鼻孔,第二天晚上再塞另一个鼻孔,坚持到用完绿苔为止。
适用:鼻炎
配方30
香油
制法:普通食用香油
用法:每天三到五次,每次五滴左右,滴入鼻内。
适用:鼻炎
温馨提示:鼻塞严重时不要滴,可变换一下体位,待鼻子通气后再滴,滴前将鼻涕擤干净。持之以恒,必定见效。据说此法对普通鼻炎效果也很好。
配方31
丝瓜藤
制法:找老丝瓜藤数米,晒干切成细段,再放在瓦上焙至半焦(千万别糊了),然后在面板上,研成碎面,装入瓶中备用。
用法:把鼻腔中的鼻涕清干净,用干净棉球擦一遍鼻腔,再用细塑料管(如喝酸奶用的小管就行),让家人帮助把丝瓜藤粉吹入鼻腔,再用干棉球塞住鼻孔。此法最好在晚上临睡前应用。连续数日可治愈。
适用:鼻窦炎
配方32
大蒜
制法:将大蒜一瓣捣烂,用干净的豆包布包好。
用法:挤压出蒜汁滴入每个鼻子孔内两滴(当时刺激的很痛)再用手压几下鼻扇使其鼻孔内都能粘敷到蒜汁,轻者一次,重者二次即愈(编者注:大蒜刺激性强,请从微量试起;大蒜过敏者禁用)。
适用:鼻炎
配方33
槐花蜜
制法:将槐花蜜买回来
用法:先用清水洗净鼻腔,然后用小棉签蘸槐花蜜均匀的涂抹在患处,坚持数日。
适用:萎缩性鼻炎
配方34
红霉素、四环素眼药膏
制法:将红霉素、四环素眼药膏涂在消毒的棉棒上。
用法:取红霉素或四环素眼药膏涂在消毒的棉花棒上,伸入鼻腔内均匀涂上药膏,每次以涂满鼻腔为准,一日两次,一般鼻炎有3至5天即可痊愈,无后遗症。
配方35
中药鹅不食草
制法:把中药鹅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偏方:

  • 下一个偏方:
  • 相关文章
    吸烟致肺癌 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40倍
    夏天提前来到 这个春天只有40天 太“匆
    40岁后该如何保持大脑“清醒”?
    10个偏方 春季保养得当让你美丽健康?
    人体携带约100个破损基因 不会影响健康
    胃食管反流病有10个健康指南
    大肠直肠癌症状少 40岁以上高危险群
    治不育 40余年不懈造就神医 
    咳嗽吃什么好得快 教你40个偏方
    10个小偏方 解决孕期的小麻烦
    10个小偏方 解决孕期的小麻烦
    论文 活血通络酊联合微波外治带状疱疹
    40个鼻炎偏方 让您远离鼻炎困扰 鼻炎论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