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剂巩固疗效,复发者甚少。 〖来源〗张奎仁.山东中医杂志1988;(3):48
〖药物〗辛荑花、蔓荆子、粉葛根、苍耳子各10克,黄芩6克。
〖用法〗每天1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鼻窦炎10多例,疗效满意。
〖病例〗曾××,男,49岁。鼻塞流涕、头痛2年,两侧交替发作,遇天冷风大时加剧。近月来两侧鼻道皆不通气,分泌臭涕不止,呈绿脓色,量多质稠,伴头痛、鼻梁痛,舌淡红、苔薄黄,脉沉细。以此方服9剂,痊愈。随访12年未复发。
〖来源〗李松贤,四川中医1985;(8):7
芙香辛冰散
〖药物〗芙蓉叶、香白芷、辛荑花各15克,细辛3克,冰片1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和匀,贮瓶备用,匆泄气。使用前用药棉签将患鼻腔内的涕液拭干净后,取上药末适量吹入患侧鼻腔内,或用鼻吸入,每天3次,每次吹2-3下。〖疗效〗此方治疗急慢性鼻窦炎数100例,疗效甚佳。
〖病例〗赵××,女,36岁。两鼻常流清稀涕液,头昏头胀已2年余,诊断为慢性鼻窦炎,多次治疗效不显。诊见两鼻塞、微痛、常流清涕,有腥味,嗅觉减退,伴头晕,纳减神疲,记忆力减退,舌淡红、苔薄白。检查鼻腔及鼻周围无红肿,呈淡红色。以此方吹药10天后,症状显著改善;15天后鼻通涕止,仍觉纳差神疲,嘱内服补中益气丸每天服3次,每次9克,温开水送服,外治仍同上,每天1次,又调治15天后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
〖来源〗程爵棠.四川中医1984;(2):46
萝卜大蒜滴鼻剂
〖药物〗新鲜萝卜、大蒜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捣烂取汁,每天1毫升分早晚2次滴入鼻孔内,7天为1疗程。连用2-3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慢性鼻炎25例,痊愈21例,好转3例,无效1例。
〖病例〗王×,女,32岁。鼻塞3年余,涕粘色白,嗅觉失灵3个月,遇寒时症状加重,头胀不适。检查鼻粘膜及鼻甲肿胀,色潮红。诊断为慢性鼻炎。予本法治疗,1个疗程后,涕减少变稀,嗅觉知;续用2个疗程,症状消失。随访4年无复发。
〖来源〗兰克,等.湖北中医杂志1988;(6):19
〖药物〗冰片、细辛各3克,丝瓜络24克(炒焦存性)。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装瓶封严备用。用纸筒纳药少许吹鼻,每天2-8次,1周为1疗程,1-3周可愈。
〖疗效〗此方治疗慢性额窦炎64例,痊愈49例,好转1例,无效4例。
〖病例〗姜×,女,17岁。患者头痛时有脓涕5年余,粒掣鲈隆R蚯岸钐弁茨讶,以至辍学,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遂来我院就诊。X线片示慢性额窦炎。以此方治疗1个程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来源〗王玉仁.湖北中医杂志1991;(4):3
龙辛芷冰散
〖药物〗龙骨粉、白芷粉各20克,辛荑花粉30克,白芷粉20克,冰片3-5克,扑尔敏80毫克。
〖用法〗上药混研成极细末,贮瓶备用。治疗前用硼酸粉洗净鼻腔,取消毒棉签蘸上药粉涂匀鼻腔患部,每天2-3次,以愈为度。
〖疗效〗此方治疗鼻窦炎86例,痊愈43例,好转35例,无效8例。
〖来源〗邓朝纲.辽宁中医杂志1988;(7):41
加味苍玉散
〖药物〗炙黄芪、白芷、苍耳子各6份,炒白术、防风、辛荑各3份,菖蒲、细辛、冰片各1份。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装瓶备用。每次以0.5克药末分别吹入两侧鼻腔(药前清洁外鼻道)。每天用药3次,5天为1个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鼻窦炎44例,痊愈22例,显效17例,无效5例。
〖病例〗李×,男,7岁。近半年来持续鼻塞,常流浊涕不止,难辨香臭,头昏头痛。曾在某医院X线片诊断为鼻窦炎,多方治疗乏效。刻诊鼻流浊涕,色黄粘稠,终日鼻塞,不辨香臭,头昏重或痛,精神萎靡,神疲乏力,纳欠佳,舌淡、苔薄腻,脉数。以此方治疗5天后症减,继用10天痊愈。随访1年病无复发,X线片复查,鼻窦正常。
〖来源〗周炜.广西中医药1990;(5):8
〖药物〗荆芥、防风、苏叶各60克,辛荑、苍耳子、白芷各50克,细辛、川芎、白菊花各30克,薄荷20克。
〖用法〗上药共研粗末,装入布袋内当枕头用。
〖疗效〗此方治疗和预防鼻窦炎,有一定疗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