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简称为TB)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杆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结核病又称为痨病和“白色瘟疫”,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结核病。在历史上,它曾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曾经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夺去了数亿人的生命。为了让大家对该病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在生活中积极预防结核病,今天的专家谈病就请武汉市结核病防治医院的李继瑞主任医师谈谈结核病的预防和治疗问题。
一个病人一年平均传染10-15人
主持人:李主任,我们都知道结核病是一种传染病,那么,它究竟是怎样传染的呢?
李主任:结核病是一种主要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当排菌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喷出带有结核杆菌的飞沫,或直接将含有结核杆菌的痰吐在地上,未经任何消毒处理,健康人吸入肺部就会造成感染。因此有咳嗽症状的排菌肺结核病人是最主要的结核病传染源。并非所有的结核病人都有传染性,只有在痰液里检查出结核杆菌的结核病人才具有传染性。据统计:一个传染性肺结核病人一年中平均可传染10-15人。
结核杆菌爱欺负弱者
主持人:按照这样的传播速度,岂不是人人都会感染结核杆菌?李主任:结核杆菌也是看人打发的,它最爱欺负弱小者。比如:幼儿、老年人和营养不良者、尘肺患者、糖尿病患者、艾滋病患者、做过胃切除手术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等。
此外,与尚未被发现和治疗不彻底的排菌肺结核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最容易感染结核杆菌,如肺结核病人的家属(尤其是儿童)、与病人接触的医务人员。值得提醒的是:在通风不良环境下,集体生活和工作的人群中,一旦有人发生肺结核病,其他人会受到结核杆菌感染。
感染结核杆菌后仅有少部分人发病
主持人:感染结核杆菌后是不是就会得结核病?
李主任:不一定。感染结核杆菌后仅有少部分人发病,除感染结核杆菌的数量、毒性、频度因素外,主要与机体对结核杆菌的抵抗力有关。幼儿,青春期者,老年人和营养不良、尘肺、糖尿病患者,胃切除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发病率较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因免疫缺损,抵抗力持续下降,一旦感染结核杆菌,极易发生结核病。
当人体感染了结核杆菌后,由于长期精神紧张,工作、学习劳累,生活不规则等因素影响,一旦抵抗力下降,体内结核杆菌生长繁殖,即有发生结核病的可能。
肺结核病的主要症状:连续咳嗽咳痰超过3周,咯血、发热或胸痛超过3周
主持人:长期咳嗽是否患了结核病?
李主任:与其它疾病一样,肺结核病的早期,由于病变小而没有明显症状。此外,即使有了症状,由于肺结核病的症状没有很明显的特点,病人和医生容易误认为得了别的病而忽略了肺结核病。
从调查分析看,肺结核病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超过3周、咯血、发热或胸痛超过3周,有了上述症状后,就是一位“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就应当想到自己是否患了肺结核病。最好先到结核病防治所或结核病专科医院检查。除了做胸部X线检查外,一定要做痰结核杆菌检查。因为检查出结核杆菌,就说明找到了病原体,就可以确诊。
肺结核可以治愈吗李主任:只要你和医生很好合作,按结核病治疗的五项原则坚持治疗,肺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结核病化疗的目标是预防耐药性产生,早期杀菌和最终灭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根据其特有规律,掌握正确原则。这些原则可以概括为“早期、联合、规则、适量、全程”。
早期:怀疑自己患有结核病症状及时就诊和及时行抗结核治疗,能提高治愈率,减少耐药性,减少治疗费用,减少传播和危害他人。
联合: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消灭体内不同类型耐药菌,防止耐药菌的繁殖。
适量:药量不足,病灶内药物达不到有效杀菌浓度,不仅疗效不好,而且结核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