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偏方大全 >> 内科偏方 >> 传染科 >> 正文  

江苏 卫生厅

时,应视为暴发疫情,并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1、核实疫情,明确诊断

  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应及时赶赴现场,核实疫情,开展相关调查,结合病人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等进行初步诊断。采集现症病人的血清标本,及时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麻疹实验室检测,明确诊断。

  2、开展病例调查与搜索

  当发生麻疹暴发时,对每一例麻疹病例都应进行调查。麻疹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内容包括病例个案调查、当地人群麻疹疫苗接种状况、居住环境、人群流动等内容。同时对当地各级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单位开展病例主动搜索,必要时开展社区病例主动搜索。

  3、及时开展应急接种

  当发生麻疹暴发后,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规定,对患者居住地周围的易感人群开展麻疹疫苗应急接种。应急接种应根据麻疹疫情的流行特征和当地免疫状况等,确定应急接种范围和接种对象,并在短时间内完成,接种率应达到95%以上。应急接种的实施应严格执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4、加强疫情监测

  要加强托幼机构和学校、厂矿、大型施工工地等集体单位疫情监测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定期到相关单位核查晨检记录或出勤记录,及时了解因病缺课、缺勤或医疗机构集中就诊等情况,并进行相关流行病学分析,提出防控措施建议。加强对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防止疫情蔓延。

  5、做好疫点消毒及个人防护

  疫情发生地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及时组织开展对疫源地(包括病家)和周围环境的消毒处理。托幼机构、学校、影剧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要搞好环境卫生,保证空气流通。

  负责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和医疗救治的工作人员要加强个人防护,及时接种麻疹疫苗。

  (四)加强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管理

  1、对麻疹病例进行在家或住院隔离治疗,减少与他人接触,原则上隔离至出疹后5天,并发肺部感染者延长至14天。同时应加强麻疹病例的护理和治疗工作,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密切接触者包括患者的看护人员、家庭成员,以及托儿所、幼儿园、学校里的同一班级者或处在同一工作、生活、学习环境中的人群。对密切接触者自接触患者之日起21天内,进行医学观察,尽量减少其与他人接触,一旦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和体征,要立即报告。

  对无麻疹疫苗免疫史的密切接触者应立即接种麻疹疫苗。

  (五)预防医院感染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按照《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对具有发热、出疹等症状的患者进行预检分诊。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管理办法》,收治麻疹患者的医院必须具备隔离条件,独立设区,病房内通风良好。认真落实消毒措施,加强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避免发生麻疹的医院感染。

  (六)开展风疹控制工作

  风疹与麻疹流行病学特征相似,临床不易鉴别。风疹的发生与流行加大了麻疹监测和控制工作的难度。因此,有条件的地区在开展消除麻疹活动的同时,应有计划地开展风疹控制工作,积极推广麻疹风疹二联疫苗或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的免疫接种,努力控制风疹流行,以达到消除麻疹的目的。

  (七)强化健康教育

  要把麻疹预防控制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作为科普知识宣传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健康教育规划。利用预防接种日和其它公众聚会活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向公众宣传消除麻疹的策略和措施,使公众了解麻疹的危害、传播途径与预防方法,鼓励其自觉接种疫苗。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府领导,加大经费投入

  消除麻疹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确保免疫预防工作的顺利实施,保证达到本行动计划所规定的目标和工作指标。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消除麻疹工作,将消除麻疹所需经费列入专项工作经费。在保障免疫预防工作经费的同时,将消除麻疹需增加的疫苗及注射器购置经费、工作经费和冷链装备补充经费等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切实落实基层工作人员的预防接种补助。

  (二)建立协调机制,加强部门合作

  建立消除麻疹工作协调机制,各级卫生部门要加强与财政、药监、教育、建设、广电、科技、公安、计生、疫苗生产企业等部门和单位间的密切协作和配合,共同开展消除麻疹工作。

  要会同财政部门,落实好本地区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强化免疫、疫情监测和应急处置等工作经费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偏方:

  • 下一个偏方:
  • 相关文章
    江苏 卫生厅
    赵先生 78岁 江苏镇江人 带状疱疹后遗
    江苏成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诊治专家组
    区域系统物质代谢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为
    赵先生 78岁 江苏镇江人 带状疱疹后遗
    江苏成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诊治专家组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