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偏方大全 >> 内科偏方 >> 传染科 >> 正文  

江苏 卫生厅

时以内,农村必须在12小时以内报至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同时应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寄出。

  如发现在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庄、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7天内发生10例及以上麻疹病例或疑似麻疹病例,应按《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已经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同时进行网络直报。

  2、加强流行病学监测

  各地应积极开展疑似麻疹病例(发热、出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者,或由医务卫生人员诊断为麻疹的病例)监测,及时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进行实验室诊断。发生麻疹暴发时应重点做好疫情监测。

  (1)标本的采集与运送

  医疗机构在发现麻疹病例或疑似麻疹病例时,应负责采集合格血标本,分离血清放置4℃冷藏,并及时送达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立即通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取样。未就诊的病例由调查人员负责采集血标本。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标本后,应于48小时内将血清(冷藏条件下)和标本送检表送至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麻疹实验室。

  当发生麻疹暴发疫情时,应按相关要求采集患者出疹早期鼻咽拭子、尿液或血液等标本,及时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疹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

  (2)病例调查和个案管理

  对所有疑似麻疹病例均应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个案调查应由经培训合格的卫生专业人员进行,并在接到疫情报告后48小时内完成。调查人员在开展个案调查时,同时应对患者居住地或活动地进行调查,搜索其他病例,了解麻疹病毒传播情况。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及时收集疑似麻疹病例个案调查表,并应按有关要求将调查资料通过网络逐级报告,原始资料归档保存。

  (3)主动监测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乡镇(社区)预防保健组织的卫生专业人员应定期到辖区内各医疗机构,主动进行病例搜索,以发现漏报的麻疹病例或疑似麻疹病例。

  3、建立和完善麻疹实验室网络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麻疹实验室网络的建立

  我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麻疹实验室网络由省、市两级组成。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疹实验室负责麻疹病毒分离,组织开展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麻疹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和考核认证,为市级实验室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麻疹实验室负责血清标本的检测。有条件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医疗机构,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考核合格,可承担麻疹血清学检测工作。

  (2)血清学检测

  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麻疹实验室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麻疹IgM检测,对麻疹抗体阴性的标本应进行风疹IgM检测以进行鉴别诊断;血清学检测应在收到标本后3天内完成,按规定逐级报告和反馈检测结果。

  (3)病原学检测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疹实验室收到鼻咽拭子等标本,应及时进行麻疹病毒分离,分离到的毒株应在14天内送国家麻疹实验室。

  (4)健康人群抗体水平和免疫成功率监测

  各市应根据《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消除麻疹工作进展情况,适时组织开展健康人群的麻疹免疫水平和麻疹疫苗免疫成功率监测,以评价人群免疫状况和免疫效果。

  (5)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

  各级麻疹实验室应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并参照世界卫生组织麻疹实验室认证标准,合理配置相应设备和技术人员,建立规章制度,严格操作规程,定期进行职能考核和实验室检测质量现场认证,确保实验室网络正常运行。

  4、开展麻疹疫情的预测预警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指定专人,对辖区内网络直报系统麻疹疫情进行实时监视和分析,及时发现暴发疫情。同时要组织有关专家,结合历年麻疹疫情资料、免疫接种率及人群免疫状况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对当地麻疹疫情发生、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及时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预测结果,及时制定和落实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必要时发布预警信息。

  (三)暴发疫情控制

  麻疹暴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短期内突然发生较多的麻疹病例。暴发是相对的,只要麻疹发病超过平常水平即可认为是暴发。以行政村、居委会、学校或其他集体为单位,在10天内发现2例以上疑似麻疹病例;或以乡镇、街道为单位10天内发现5例以上疑似麻疹病例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偏方:

  • 下一个偏方:
  • 相关文章
    江苏 卫生厅
    赵先生 78岁 江苏镇江人 带状疱疹后遗
    江苏成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诊治专家组
    区域系统物质代谢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为
    赵先生 78岁 江苏镇江人 带状疱疹后遗
    江苏成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诊治专家组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