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核病的辅助治疗 如肝太乐 肌苷是否长期服药 爱问知识人 |
|
上各西药店均可以买到,它的规格有两种:每片100毫克100片装和50毫克100片装的。请一定要看准标签,计算好服用剂量和片。 二、链霉素 链霉素发明于1944年。它的抗结核杆菌的特效作用,开创了结核病治疗的新纪元。从此,结核杆菌肆虐人类生命几千年的历史得以有了遏制的希望。 链霉素是一种从灰链霉菌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抗菌素。属于氨基糖甙碱性化合物,它与结核杆菌菌体核糖核酸蛋白体蛋白质结合,起到了干扰结核杆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从而杀灭或者抑制结核杆菌生长的作用。由于链霉素肌肉注射的疼痛反应比较小,适宜临床使用,只要应用对象选择得当,剂量又比较合适,大部分病人可以长期注射(一般2个月左右)。所以,应用数十年来它仍是抗结核治疗中的主要用药。 链霉素在肌肉注射以后,血液吸收高峰浓度可以在半小时到二小时中出现,有效的抑制细菌生长的浓度可以维持12个小时,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时间更长些。链霉素的排泄主要由肾脏进行。注射链霉素后它容易渗入胸腔、腹腔内,也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的羊水中,并且药浓度也较高,正因为在羊水中浓度较高,所以不能用于孕妇。又由于不能通过(或少量通过)血脑屏障,所以,不能用于治疗结核性脑膜炎。 链霉素的副作用,有的副反应还较严重,现介绍如下: 1、链霉素容易损害听觉神经,可以引起眩晕,运动时失去协调(我们称共济失调);可以引起耳鸣,听力下降,严重时出现耳聋。上面提到不能用于孕妇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它可以影响胎儿的听觉神经,以后产生听觉障碍。因为,由于医疗单位不够认真负责,或者由于不懂药理知识乱用链霉素,引起所谓“先天性”耳聋,在过去由于人为的原因造成儿童听力障碍残疾的教训也是较多的。 2、产生链霉素过敏反应的人很少,但还是有的。轻的出现发热、药物性皮疹,严重的会发生剥脱性皮炎(是一种全身性的严重的皮肤病),甚至过敏性休克。所以,有链霉素和其他药物过敏史者不用或慎用。 3、前面已介绍过链霉素属氨基糖甙类抗菌素(其他如庆大霉素、小诺霉素、妥布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等均属此类抗菌素)对肾脏的毒性较多,肾功能有损害的病人应该少用和不用,即使一定要用,必需经常查验肾功能和尿常规,老年人因药物血浓度维持时间比年轻者长,所以,应用链霉素要减量和谨慎使用,并进行严密观察。 4、有的病人可以出现口唇周围和面部的麻木感。轻者不须停药,重者必需在专门医师的指导下减量或停药。 总之,链霉素的副反应,少数病人反应严重,所以,链霉素的使用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千万不要乱用和过量使用。 链霉素的用法如下,用于肌肉注射,目前认为成人1天750毫克一次注射即可以达到治疗目的,过去的500毫克每天2次肌肉注射,它的疗效与一次肌肉注射是完全相同的。所以说,一次750毫克肌肉注射剂量少了250毫克一天,因剂量减少而副反应也减少了。对个别病情严重的患者剂量可以增加甚至加倍,但持续应用时间不能过长,一般不宜超过1周,而且必须在严密观察下应用。老年人剂量适当减少,儿童每公斤体重每天25毫克左右,也必须严密观察,一有副反应的苗头应该及时采取措施。现在我们使用的是硫酸链霉素,过去曾有双氢链霉素,因为较多病人出现永久性的失聪(耳聋),所以现在又氢链霉素已被国家医药管理局淘汰,不再生产和使用。 三、利福平 利福平发明于1965年,利福平的发现使结核病的治疗又发生了一次更大的飞跃,有的专家对利福平的抗结核作用评价非常高,认为现在抗痨治疗已进入利福平时代,并认为过去要手术治疗的结核病,有了利福平完全可以不需手术而把病情控制下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已证明利福平是一种很好的抗痨药。 利福平的灭菌特性为:它与结核菌的菌体核糖核酸聚合酶结合后,干扰脱氧核糖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从而达到了灭菌的目的。而且对耐药的各种结核菌的变异菌株,不管细菌的代谢能力的强弱,或者结核菌在细胞内或细胞外,都有抑灭菌活力。口服以后消化系统迅速吸收进入血液,并达到很高的血清浓度,同时分布到全身各器官组织内和结核病灶内。利福平经体内代谢以后,主要经过肠道排出体外,少部分约10%左右通过肾脏从尿内排出体外。 另外,利福平还对好多种细菌有抗菌作用,所以,利福平不仅可以治疗结核病还可以在其他疾病中起抗菌消炎作用。 利福平在使用的近四十年的历史中,出现副作用并不多,副反应主要是使肝脏转氨酶的升高,但大部分有反应的病人是属于一过性的,比方说有的人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个偏方: 没有了 下一个偏方: 结核病 离我们远点儿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