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经过多 现代药物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 百拇医药 |
|
月经过多现代药物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http://www.100md.com2005年8月25日中国医学论坛报 编者按2005年8月3-4日,由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组织召开的“第五次全国妇产科内分泌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400余名妇产科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本次大会荣幸地邀请到国际著名妇产科专家、爱尔兰Sheppard教授出席会议,并就“月经过多的现代药物治疗”做了专题报告。
月经过多药物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何在?不同药物间的疗效孰优孰劣?指南又是如何推荐的?Sheppard教授的演讲将围绕这些问题而展开。
月经过多定义为患者主诉连续几个经期失血量过多,其主观标准是患者自己认为月经失血量过多,客观标准是每月经期失血量(MBL)超过80ml,而正常月经量为30~50ml。
欧洲的统计资料表明,约有20%~30%的育龄妇女会受到月经过多的困扰,其中70%为30岁以上。在这些月经过多的女性中,大约2/3存在缺铁性贫血。近年来,虽然由此症而就诊的人数在逐年上升,但总体而言,月经过多的知晓率不高,许多人没有及时就诊,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月经过多是出血量过多的症状,而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需要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方可做出的诊断,大体包括三种情况:1、功能失调/功能性子宫出血;2、不明原因/特发性/原发性月经过多;3、排卵性/无排卵性月经过多。尽管月经过多可能是全身性疾病或盆腔疾病造成的,但约60%的患者没有明确病因或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这其中的90%以上有正常的排卵。
北美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定义是指无排卵性出血,月经过多是指排卵性出血;而欧洲将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定义为非妊娠、盆腔疾病、血液病或内分泌疾病引起的月经期出血过多。欧美在定义上存在分歧。
月经过多的治疗选择
月经过多治疗的目的是减少月经量,预防缺铁性贫血,改善生活质量。
手术治疗主要是子宫切除术。从长远利益来讲,子宫切除术可能有一定好处,但术后恢复时间较长,且患者将丧失生育能力。而在选择治疗方法中,一定要充分考虑患者对生育和避孕的意愿,并对手术风险、并发症及死亡率进行认真评估。据统计,50岁以下良性疾病患者的子宫切除手术死亡率为6/10000,接受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中50%以上切除的是正常的子宫。内膜剥除法尽管相对安全,但死亡率也在2~3/10000,而且这种方法也并不完全有效,约有20%的病例最终需要子宫切除。
当前月经过多的药物治疗循证依据是建立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稳健的试验性或观察性研究以及权威专家的建议和共识的基础上。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药物治疗是一种有效的选择。特别是对于育龄期月经过多的女性,药物治疗不仅保留了生育力,而且可以防止不必要的外科风险。
月经过多药物治疗循证依据
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止血药如氨甲环酸、甲灭酸和止血敏以及激素类药物如复方口服避孕药、释放孕激素的IUD、长效孕激素(MPA)等。那么,这些药物的疗效比较如何?孰优孰劣?
引起月经过多的子宫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PGF2血栓素/PGE2前列环素失衡造成血管扩张;2、子宫局部出现纤溶酶原激活物增多即纤溶亢进;3、起止血作用的血小板栓不稳定,造成血块溶解加快。
研究显示,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与正常人比较,内膜组织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比正常人高,而纤溶亢进与出血量有很强的相关性。
氨甲环酸作用机制与药代动力学特点
氨甲环酸(妥塞敏)是一种抗纤溶药物,它可通过阻断纤溶酶原分子上的赖氨酸结合点而发挥抗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此外,还可增加纤维蛋白凝块中的胶原合成,从而增加凝血块的强度。氨甲环酸的这些作用增加了凝血块的稳定性,减少了出血量。
口服氨甲环酸3小时后可达到最高血浆浓度,循环中的氨甲环酸约3%与纤溶酶原结合,极少与血浆蛋白结合,也极少在体内代谢,40%~70%在给药24小时内从尿中以原形排出,静脉给药24小时后[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偏方: 月经疼痛怎么回事 痛经 下一个偏方: 治疗月经过多验方 页 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