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停止,与月经过多的有周期性出血和正常的经期显然不同,通过病史、发病经过等的询问,结合临床症状,不难鉴别。2.2.2通过B超、宫腔镜及子宫内膜病检,排除子宫肌瘤及流产等病证。
3辨证论治本病诊断以月经量多而周期、经期正常为要点,辨证重在经色、经质。通常以量多、色鲜红或紫、质薄的属气虚。同时结合其他伴随证候审辨虚实。血热者,重在清热固经,气虚者重在补气摄血,但不能影响正常月经的排出,以免血瘀为害。血瘀者重在化瘀以止血。
本病的治疗,前人谓“和其阴阳,调其血气,使不相乘,以平为福”。
主证:经行量多,色鲜红或深红,质黏稠,或有小血块,常伴心烦口渴,多梦,尿黄,便结,舌质红,舌苔,脉滑数。
治法: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方药:固经丸加味(《丹溪心法》)。
炙龟甲10~15克,生地、白芍、熟地、黄芩各10克,黄柏6克,椿根以15克,香附、丹皮炭、侧柏叶各10克。
服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经期量多可加服1剂。
加减:若经血黏稠有腐肉气,或平均黄带淋漓,下腹坠痛者,重用黄芩、黄柏,酌加马齿苋30克、败酱草12克、薏苡仁10克;热甚伤津,口干而渴者,酌加天花粉15克,玄参、麦冬各10克,以生津止渴。
若有以上血热主证,又伴见倦怠乏力,气短懒言,或心悸少
寐等证,乃失血伤气耗阴,气虚血热之象。治宜益气养阴,凉血止血。方用安冲汤(《医学衰中参西录》)加党参。
白术、黄芪各12克,生龙骨、生牡蛎各15克,大生地、生白芍、海螵蛸、茜草、川断、党参各10克。
加减:若外感热邪化火成毒,经量多,经色黯红,臭秽,发热恶寒,少腹硬痛拒按,又宜清热解毒化瘀。方用解毒四物汤(《沈氏尊生书》方:黄连5克,黄芩、黄柏、栀子各9克,生地黄、当归、白芍药各10克,川芎5克)酌加败酱草、红藤、桃仁、丹皮各10~12克。
主证:经行量多,或持续难净,色紫黯,质稠有血块,或伴小腹疼痛拒按,舌有瘀点,或舌质紫黯,脉细涩。
治法:治血化瘀,固冲上血。
方药:加味失笑散(《实用妇科方剂学》)。
蒲黄10克,炒五灵脂15克,黑当归、赤白芍、川断、香附、山楂各10克,花蕊石15克,益母草30克。
服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经量过多可加服1剂。
加减:若见舌红无苔、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自汗盗汗等阴虚证候者,酌加沙参、麦冬各10克,五味子6克,女贞子、旱莲草各15克;若经行腹痛甚者,酌加延胡索12克、香附10克;兼口渴心烦者,酌加黄芩10克,黄柏6克,炒地榆10克。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