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偏方大全 >> 妇科偏方 >> 月经病 >> 正文  

女性小腹冷痛试试穴位贴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主要原因是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即所谓“不通则痛”。多因情志不舒、肝郁气滞、血行受阻,经血滞于胞宫或经前受寒饮冷、坐卧湿地、寒湿客于胞宫、经血为寒湿所凝;或素体不足,大病久病之后气血两亏,行经后血海空虚、胞脉失养;或肝郁日久化火、热入营血、血热互结、血行而致。

  中医治痛经分实证、虚证、寒证、热证,临床上以寒证较为常见。其症状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痛处拒按,连及腰脊,得热则舒,行经量少,色暗有血块,苔薄白,脉沉紧。对待因寒证引起的痛经,不妨试试贴敷,我们常选用的穴位是:

  三阴交:位于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此穴为足三阴经交会穴,配合灸法,有温补行血的作用。

  气海:前正中线上,脐下一寸半。气海为任脉经穴,通于胞宫,可理气活血,调理冲任。

  关元:位于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关元为元气所藏之处,灸关元有强身健体抗寒作用。

  诸穴合用,一般于经前三天贴敷,有温经散寒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

  另外,还可自行选用“温灸贴”贴至肚脐部位,可达到温经化瘀、舒经通络、调理气血、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一般在行经伊始时将其贴敷在肚脐上。这种温灸贴一般药店有售,可在家自行贴敷,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无痛苦,也无副作用。

  这里还需要强调的是,在经期之前的几天要克服自身恐惧感,心理压力过大或久坐皆会导致气血循环变差、经血运行不畅;要尽量控制情绪的波动,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保持心情愉快;在经期应注意饮食调理,经前和经期忌食生冷寒凉之品,以免寒凝血瘀而使痛经加重;月经量多者,不宜食用辛辣香燥之物,以免热迫血行,出血更甚。切勿滥用药物,应根据痛经的原因辨证施治。只要辨证恰当,因症施治,不但能即时止痛,还能解除导致疼痛的病因,防止痛经复发。  

(编辑:杨帆)

        更多推荐:

相关文章
女性宫颈癌频繁 主要包括哪些原因?
女性生育后 妊娠斑和妊娠纹找麻烦
女性突发性阴道出血 有何急救措施
女性衰老快和卵巢之间关系有多大?
女性经期腹痛 泡脚有助于缓解疼痛
女性生育后 妊娠斑和妊娠纹如何消除
女性月经不规律 患糖尿病几率高
女性乳腺增生 老中医推荐小偏方
治疗女性内分泌失调 中医指出六大偏方
中医指出治疗女性内分泌失调 六大方法
中医指出治疗女性内分泌失调的六方法
别让肺癌过早夺去女性生命?
中医学说 女性在经期生活有四忌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