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养生保健 >> 正文  

医生提示食用发芽土豆中毒相当于被猛蛇咬

  华西都市报记者程渝实习生宋敏

  ●两名患者目前病情正在逐渐恢复中,小涛的意识较为清醒,可以通过点头、摇头等动作表达自己的意思

  ●周医生说,小涛和许凤琼的病症十分罕见,国内外暂无成熟的治疗方法可借鉴

  ●为救治姑侄二人,家人为他们四处举债,花费近30万元

  因为食用发了芽的土豆,中江县的16岁小涛(化名)和姑姑许凤琼双双中毒,由最初的头晕呕吐发展到全身“肌无力”,连呼吸和抬眼皮的力气都没有(华西都市报曾报道)。

  截至昨日,已入院治疗44天的姑侄两人仍靠呼吸机维持呼吸,为救治两人,家人四处举债,已花费近30万元。

  川大华西第四医院中毒科医生说,两人出现的严重反应十分罕见,如同中了世界稀有的内陆猛蛇之毒。医生表示,患者至少需要8周以上才能逐渐恢复。

  小涛意识较清醒可通过点头表达意思

  “现在最主要的是患者小涛的营养要跟上。”昨日,川大华西第四医院中毒科专家周医生说,两名患者目前病情正在逐渐恢复中,小涛的意识较为清醒,可以通过点头、摇头等动作表达自己的意思。

  但由于发芽土豆中的生物碱造成患者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的麻痹,姑侄二人仍不能自主呼吸,医生为他们做了气管切开术,让两人能长时间地使用呼吸机辅助。

  姑侄俩因食用发芽土豆造成的严重中毒反应,还导致了中毒性脑病、肺部混合感染、尿路感染等严重症状。

  患者因全身肌肉麻痹,不能行走,不能抬腿、抬手,只有手指及脚趾能稍微活动。

  另外,因无法自主吞咽,也只能通过安置胃管,保证患者的基本营养需要。

  国内外无方可鉴病症罕见如中猛蛇毒

  周医生说,小涛和许凤琼的病症十分罕见,国内外暂无成熟的治疗方法可借鉴。根据相关资料和病情分析,患者目前症状主要是由于生物碱造成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的麻痹,与被陆地上最毒的内陆猛蛇咬伤后的中毒反应类似。毒素种类为神经毒素和心脏毒素,中毒者先是全身的机能慢慢停顿,最后导致瘫痪窒息而死。

  “目前我们按照这个类型的中毒情况在治疗,至少需要8周以上才能逐渐恢复,也很有可能痊愈。”周医生说。

  治病花费近30万好心人发布微博求助

  为救治姑侄二人,家人为他们四处举债,花费近30万元。由于家庭困难,家人近日向当地政府求助,村干部发动村民为姑侄二人募捐了5700多元善款。中江县民政局也每人资助了1万元。由于两人病情严重,每天的各种治疗费在2000元左右,后续治疗费也高达20多万元。姑侄二人目前已欠下医院2万余元的治疗费。

  好心人邓先生将小涛的治疗情况记录下来,每天在微博上发布,希望得到好心人的帮助,让姑侄二人早日康复出院。

  □新闻名词内陆猛蛇

  学名细鳞太攀蛇(别名沙漠猛蛇、内陆泰攀蛇、内陆泰潘蛇、凶猛太攀蛇、大斑蛇)。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中部干旱的平原与草地,非常罕有。

  内陆猛蛇是陆地上最毒的蛇。毒液可使受试生物死亡一半所需的绝对量(LD50)只有0.021mg/kg,但排毒量达12.5mg-40.0mg,比响尾蛇毒性强300倍,约相当于眼镜王蛇的200倍。它每咬一次受害者,其一次排出的毒液能在24小时内毒死20吨的猎物,这相当于25万只小白鼠或近200个成年人或两头非洲大象的重量。内陆猛蛇的毒液在短短15秒内可完全杀死一名成年人。

  延伸阅读

  食用方式错误会发生中毒的5种食物

  除食用发芽土豆后出现中毒情况外,作为中毒专科医院的川大华西医院,还接诊过许多因错误食用了常见食物而中毒的病例。“其实我们几乎每天都会吃一些携带致命毒素的动植物,食物中毒的事也时有发生。”川大华西第四医院中毒科教授朱启上说,为避免类似的中毒事件发生,朱教授列举了5种错误方式食用后,会发生中毒情况的常见食物。第一种:蘑菇

  虽然有毒蘑菇比较容易辨认,但也不完全是这样,所有来源未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专家提示隆胸假体需25年一换
    医生发 处女孕妈 微博惹议 科普还是侵
    揭秘医患纠纷 医生怕医闹 不愿做高风险
    专家提示节后需防肛肠疾病
    医生盘点过年病 儿女离家老人便抑郁胸
    北京社区医院门诊将延至20时 医生手机
    体验医生春节值班 盒饭断断续续吃个把
    医生提醒颈椎病发展慢 严重时威胁生命
    医生让患者去指定药店买药 知情人称非
    读懂黑头里的健康提示 鼻头黑头养胃是
    专家提示睡姿不当或损伤子宫
    生活提示 吃青菜有哪些好处
    生活提示 喝牛奶有何禁忌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