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养生保健 >> 正文  

专家解读中西方如何进行秋季保健

  美国全科医生与您分享中西方养生保健有哪些不同,如何做好秋季保健来抵御疾病,8月26日,医学博士、全科医师王惠民做客新浪健康养生坛,从全新的角度为大家讲解秋季保健的注意事项,以下为访谈实录:

  本期嘉宾:医学博士、美国全科医生 王惠民

  各位新浪网友大家下午好!

  主持人王莹:亲爱的新浪网的网友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新浪健康的养生坛节目,我是主持人王莹。中西方在养生方面有什么不同的观点,秋天应该如何保健,对于这一系列的话题,我们特别请到一位专家来研究一下。他就是美国全科医生王惠民,欢迎您。

  王惠民: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王莹:对于全科医生的概念,很多网友不太理解,顾名思义全科就是哪一科都管?

  王惠民:全科医生在美国叫家庭医生。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可以看,都可以照顾。在国外,要是有什么问题的话,都会找家庭医师,等于是全家人的医疗顾问,不管是小孩刚生出来,需要打什么疫苗,或者是说妈妈30岁需要做什么体检,爸爸的血糖高了要怎么处理,奶奶的膝盖疼怎么做治疗,这样东西,一些训练有素的家庭医师都可以全面顾到。有需要做前面的检查,特别的治疗,开刀、动手术,家庭医师可以把病人转到适当的专科做治疗和检察。这样的体系在国外是非常健全的,但是在国内是蛮新的。现在整个中国是希望推展全科医学。

  主持人王莹:您觉得大家的接受程度呢?在您现在所在的范围之内。

  王惠民:我来北京5年多了,这个要慢慢实践的。在美国也是50、60年代开始的,也是在过

  20多年成熟起来。中国有这么多人也需要时间。把这个体系建立好,培训一些很好的全科医师,大部分病都可以看的医师,这是可以接受的。现在在国内有时候要一个一个病人要去教育他们,你知道我也可以看你的父母亲,可以看你的孩子,可以看你的亲人。

  主持人王莹:在国外,一个全科医师可以兼顾几个家庭?

  王惠民:要看保险制度,看所在的地方,有的医生手下有2、3千个病人都是他在照顾。而且要看病人的年龄,有些年龄都是比较大的,病比较多,有些病人比较年轻的,病就比较少。所以跟族群有关系,大概2、3千个病人一个医生是平均的。

  主持人王莹:王医生,这样说来,是不是对全科医生的要求相对高一些,要会这个,要了解那个?

  王惠民:是。全科医生的训练是全面性的训练,我们在美国,通常是大学念完4年,再去念医学院4年,再去做住院医师做3年,3年以后才能开始做全科医师,因为他要知道的东西很广泛,我们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知道,这是一辈子都在学习的领域。

  有一些医生喜欢我今天早上看一个关节炎的,接下来看一个月经不顺的,接下来看一个孩子闹肚子的,有的人喜欢这种变化。全科医师的好处对病人来讲,最好的方法是可以提供一次性的服务,病人来,不用说,我孩子肚子疼,先去看儿科,我自己身体不舒服,等一下再看妇科。可以两个人来全科医生这儿,就可以把病搞定了。

  接下来的话,我们认识这个病人,慢慢跟病人有认识,跟他的病情也熟悉了。以后病人来也不用每次重新讲,我怎么了怎么了。你都知道他怎么回事了。根据他的习惯,一些要求,为他治病,这个是非常以人为本,我们也提供很全面性、连贯性的服务。我是觉得这是应该走的路,也是我们一直推广的。

  主持人王莹:也希望以后能够普及开来。

  王惠民:是。

  中西医秋季保健有何异同

  主持人王莹:我知道一开始不应该上来给人看病,应该是给对方有一个保健的方法提供一些,这样比较好吧?您有没有注意区别一下?中西方在保健方面,有没有一些不同的地方?

  王惠民:有。我个人不是学中医的,我是在台湾长大的,多多少少也会接触到保健、养生的东西,有时候也会被强迫吃了什么,做了什么都有。

  中西医,从我对中医粗浅的了解,两边对养生基本的原则是一样的,都是希望病人能吃得好、睡得好,心情好,让疾病不要来。

  中医比较复杂一点,可能发展很久了,比较复杂,规矩比较多。举例来说,今天的题目是秋季养生的访谈,还有分春夏秋冬养生的方式,西医不会说冬天吃什么,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专家教你如何防流感
    美国专家设计21道题自测老年痴呆症
    骨科专家独家解读如何养护颈椎
    专家支招缓解飞机旅行不适
    专家提示隆胸假体需25年一换
    专家称长期过量接触镉可致慢性中毒 影
    专家提示节后需防肛肠疾病
    专家称呼吸慢走路快可延年益寿
    专家支招上班族应对长假综合症
    从 非你莫属 沟通失控解读沟通技巧
    专家支招如何挑选安全水产品
    北京同仁医院专家介绍爆竹炸伤如何处理
    独家 专家谈冬季如何养护心脑血管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