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还可以讨价还价,而不要送礼——如果你明明希望交易得到具体的回报,却说你的付出是“馈赠”,那么你也有操纵对方之嫌。
操纵的给予
给予是正常人际关系中必须的,其出发点应是好心帮助他人,实现互惠互利。但尼科尔森提醒,给予让一方拥有了不小的权力——对方一旦接受了馈赠,哪怕只是一件小礼物,根据有来有往的社交原则,就有义务回报。通常这种“人情债”本来没什么大不了的,然而有些人正是通过给予的方式让对方感到愧疚,以此为手段,最终为了索取,索取,再索取。
具体地说,操纵的给予是一方企图索取伴侣不情愿付出的东西,于是就在给予的时候故意不讲清楚,让对方欠自己一个人情。这并不诚实,让接受的一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到了情感的控制。诚实的做法是在给予时说清楚自己希望得到什么回报,让对方可以有所选择,实现公平交易。
预防对策
1. 搞清楚对方的企图,不要轻易接受。小时候妈妈就告诉过你“不要拿陌生人的糖果”,同理,在接受对方的好处之前,想想对方是否不怀好意,再想想你是否愿意回报——这是最好的对策,因为你不会轻易欠下人情债。如果你不确定对方有什么企图,大可以问:你为什么送给我这个?你想得到什么回报?
2.按你的方式回报。有时你发现,自己一时贪心,已经受到了对方的控制,对欠下人情债感到内疚,而对方又提出了具体的回报要求,该怎么办?
尼科尔森建议,即使你觉察到对方想操纵自己的意图,也不要来而不往,但请记住,有来有往的交易原则只是要求你有所回报,却不一定要按照对方的要求回报。例如,对方也许想与你春宵一度,但你大可以亲自做一盘糕点请客,有时甚至一句“多谢”就足以报答了。下次就要更加小心,不要轻易接受对方的好处了。(编译 伍君仪)
上一页 [1] [2]